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四川省城高等学堂档案(1902—1916)


清末,随着教育的近代化发展趋势,全国“废科举,兴学堂”,进行学制改革。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前后,四川总督奎俊奉旨合并四川中西学堂、尊经书院、锦江书院后,组建四川通省大学堂。校址在成都南较场尊经书院原址,仿京师大学堂成例,是中西结合、文理兼备的近代综合性的高等学校。其诞生标志着传统的古代书院和作为四川近代高等教育代表的四川中西学堂,向比较完善的近代高等教育的过渡和完善。同年,四川总督岑春煊转发清廷指令,该指令规定除京师大学堂外,各省的大学堂一律改称高等学堂。1902年底,四川通省大学堂改名为四川省城高等学堂。1911年后,又改名为四川高等学校,至1916年与四川高等师范学校合并成立国立成都高等师范学校。根据学部章程,四川省城高等学堂学科分为正科三类:正科一部(文科)包括经学(主要为中国哲学)、政法、文学、商科。正科二部(理科)包括格致(主要为数、理、化)、工科、农科。正科三部(医科)包括医学。学制都是四年。正科就是本科。由于条件限制,医科未能正式开办。此外,还有一些根据不同需求和层次设置的科类,如速成师范科、优级师范科、普通科(即预科)、测绘学堂、铁路学堂、半日学堂、附设中学堂等。高等学堂的课程体系在不排斥传统学科的同时,加强学习“西文”和“西艺”,课程内容全面广泛。四川省城高等学堂是国内亲到国外聘请外籍教师最早的学校之一,还被授权主管四川省的留学生事务。对近代四川教育的发展,高等学堂有着重大的贡献,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如朱德、郭沫若、张培爵、王光祈、李劼人、魏时珍、周太玄等。担任学堂总理的先后有胡峻(1902年至1909年)、周翔(1909年至1912年)、骆成骧(1912年至1916年)等。四川省城高等学堂全宗档案共有320卷,内容主要包括:

(1)组织机构:包括上级单位与学堂有关机构设置的来往公文及部份综合统计表、一览表等。

(2)行政管理:包括上级和学堂颁发的有关办学的各项规章制度。

(3)教务管理:有关教学管理方面,主要是课目、试题、成绩册、学生名册、学生毕业事项等。

(4)人事管理:包括学堂有关人员聘任、辞退、招生、处分学生、学生升学或出国留学等。

(5)校产管理:包括学堂各项财产、田租清册,购校舍地基等。

(6)财务管理:各年度收支预决算,领拔、报销经费事项等。

(7)其他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