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四川公立国学专门学校档案(1914—1927)


宣统二年(1910年),川督赵尔翼根据提学使赵启霖的详文转奏清廷,请准在四川省办存古学堂“以储通材而维国学”。经清廷学部核准,学堂于当年7月开学。学堂地址在外南黉门街国学巷原杨遇春宅,时为“四先生祠”。1912年,存古学堂易名为四川国学馆,同年6月改称四川国学院。1913年10月,改名为四川国学学校,1914年5月正式启用“国学学校”关防。1917年经四川省长公署批准,1918年改经学、史学、词章三门为哲学、历史、国学科,并定名为“四川公立国学专门学校”。这是五大学堂中科类,校名变更最晚的一个。至1927年,该校与其他专门学校组建公立四川大学,成为公立四川大学中国文学院。1931年后,进入国立四川大学文学院。存古学堂对国粹推崇备至。其章程称:“窃维立国于世界,其政治学术风格道德,经数千年递擅而不可磨没者。莫不寄于本国之文字,其优美独到之所在,即其精神根本之所在非是,则国无以立。中国以文教立国,政治学术风俗道德。见于经传记载,足以匡扶世教,范围事理者,甲于五洲。实由中国文之优美绝于五洲”。学堂的开办,意在保存国粹“并尊蜀贤、培养通材”。学堂分经学门、史学门、词章门,分门授业。学生国学根底要求较高,年龄放宽到30岁,主要在举人、贡生、秀才、监生和新式中学堂学生中遴选。学习课程通用,有理学、经学、词章、声韵、小学(文字学),又各有侧重,也学一些自然科学课程。存古学堂继书院余风,实行导读制,学生一经选定不得更改。国学学校学生和教师数量较少,教师多为前清遗老。学校校长先后由谢无量、刘师培、廖平、宋育人、骆成襄、蔡锡保等担任。课程设置与学习方式奇特,设有预科、本科两种学制。学校以尊孔读经为要义,虽名义上是新学制度,但实承尊经书院的学风,是四川和国内的主要国学研究中心之一。存古学堂设立后,按四川总督和提学使命令,接收原锦江、尊经两书院300余种著作的雕版五、六万片,在卧龙桥设存古书局刊印发行。这些雕版中有《四史》、《相台五经》、《许氏说文》、《文选》、《八代诗选》、《唐诗选》、《二十二史札记》及一部分丛书,在四川有较大影响。四川公立国学专门学校全宗内档案共81卷,档案主要内容包括:学校的开办章程,上级来文,部分学生成绩及学校年度财务预决算书、收支款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