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实力学的彭端淑
来源:《历代文化名人在四川》 作者:袁庭栋 张志烈
在许许多多鼓励人们勤学上进的故事中,有一则广为流传的故事,那就是——两个和尚朝南海:
四川有两个和尚,一穷一富。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想到南海朝圣。”富和尚问:“你凭什么前去?”穷和尚回答说:“我带一瓶一钵就够了。”富和尚说:“几年来我想雇船去,还未能实现呢,你凭什么去得了!”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去告诉富和尚。富和尚深感羞愧。
这个故事,生动扼要地论述了做任何事情其难与易、主观和客观之间有着辩证的关系,特别强调它们是可以转化的,转化的条件就是人们主观上刻苦努力、顽强奋斗的精神:“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这个故事,见于著名的散文《为学一首示子侄》。它的作者就是四川诗人彭端淑。
彭端淑(约1699~约1779年),字乐斋,号仪一,四川丹棱人。雍正十一年(1733年)进土,曾在北京、广东等地为官。晚年辞官归蜀,主讲成都锦江书院,达二十年之久。
彭端淑虽然与李调元、张问陶并称为清代四川三才子,但他的成就并不是靠先天的才气,而是得力于后天的踏实勤学。上面提到的《为学一首示子侄》,其实就是他自己为学经验的体会与总结。两个和尚朝南海的故事,一般人可能认为是“寓言”,其实这并不完全仅凭虚构,而是有“模特儿”的。端淑晚年有《赠僧》诗一首:
有僧远自蜀中至,赤足蓬头向我鸣。欲刻韦驮镇佛寺,为求巧匠到京城。一瓶一钵随缘募,万水千山背负行。志士苦行能若此,人间何事尚难成。
他在诗题下加了小序:“四十年前在京师,有僧自眉州至京,刻韦驮一尊背回。苦行如此,用以示警。”非常明显,这个眉州和尚,就是那朝南海的穷和尚“原型”。而这首《赠僧》诗后来经过发展,就成了《为学一首示子侄》的内容。
彭端淑能从立志苦行的僧人那里,敏悟到具有普遍性的道理,与他自己工苦力学有关。他在《白鹤堂晚年自订诗稿》的序中说:“余一生精力尽于制义,四十为古文,五载成集,近五十年始为诗,已二十五年矣。”我们看他晚年的诗作,虽不少激越奋进的意趣,然总的倾向是踏实稳键的。如他应举,为官,不止一次由剑门蜀道往返,有《观音碥》一诗,描写千佛岩一带的风光:
曾经大士宕,复历观音碥。啤峙傍山足,百折缘江转、阴岩郁惨淡,日午露犹泫。大石竟纵横,斤斧不能剪。往来通铃铎,逼仄碍车辇,目眩心常惊,足跼步不展。
从李白写《蜀道难》到清代近一千年,川陕交通变化不大。“往来通铃铎,逼仄碍车辇”,描写了道路险仄,要用摇铃铎来发信号,以便“错车”的情景,十分生动。
他也曾由岷江入长江出峡。途经嘉州时写有《过大佛岩》诗:
百丈凌云上,三江汇足流。波涛长在眼,风雨几经秋。曲径运行迹,苍苔点客舟。舟行倏已远,回首失嘉州。
彭端淑晚年主讲锦江书院二十年,自谓“文翁遗泽自今崇,三载重来石室中”。这时多写成都文化古迹。如屡有诗记游草堂,而且是“泛舟游草堂”。可以坐船直达草堂,这说明当时河道情况与今天是不一样的。他记锦城春色的小诗,则很有情味,如《清明》:
步出郭西行,惊心节复更。花残寒食雨,春老杜鹃声。荠麦村村秀,新烟处处生。锦城风物好,无那故乡情。
如果不是春天到成都郊外走上几趟,如此诗情是怎么也体会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