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故事川大 > 正文


万卷楼主人李调元

发布时间:2017-01-19      点击次数:


万卷楼主人李调元

来源:《历代文化名人在四川》 作者:袁庭栋 张志烈

要较为深入地了解巴蜀文化,《函海》是定要参考的。这套丛书收了一百五十种以上有关巴蜀的著作,它的编刻者就是清代乾、嘉时四川有名的学者、诗人、藏书家——万卷楼主人李调元。

李调元(1734~约1802年),字羹堂,号雨村,别号童山,蠢翁,四川罗江(今德阳市境内)人。自幼聪颖好学,十九岁,获县试第一名为秀才,二十六岁,得乡试第五名为举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到京会试,中一甲进土,授翰林院编修。此后,历任吏部文选司主事,考功员外郎,并两次督学广东,升任直隶通永道。因清廉刚正,为满族大官僚永保等人构陷,曾被下狱。后流放新疆伊犁,中道准予以万金赎免。乾隆五十年(1785年),他五十二岁时回到故乡后,就再也不出仕了。

《函海》一书是他积平生心力,经过艰苦奋斗才编刻成的一部巨著。明末清初,四川长期战乱,经济,文化发展缓慢,书院少,学人少。江南地方一些读书人甚至视四川为边鄙,连最崇敬苏东坡的浙江人冯应榴,也认为当时蜀中无人。他来四川作主考,出了一道题目叫《井蛙赋》,讽刺四川考生是井底之蛙。李调元从青年时起,就怀有振兴四川文化的雄心壮志,故他时常留意收集乡邦文献。在翰林院时,正值乾隆下诏修《四库全书》。李调元与一些友人都参加了这一工作,他因此得以看到许多“天府藏书”。到他任通永道(治所在今北京通县)时,便将收集到的有关四川的许多书籍,自己出资雕板印行。中间,由于遭横祸,又曾中断。在他缴付万金赎罪之后,仍然艰辛筹款把《函海》的刻板最后运回四川,竭尽千方修补,使这部巨大的丛书,得以印行问世。他的这一举动,是对发展四川文化的巨大贡献,赢得许多人的尊敬。当老诗人袁枚读到李调元寄赠的《函海》之后,曾寄诗说:“正想其人如白玉,高吟大作似黄钟。童山集著山中业,《函海》书写海内宗。”

《函海》初刻板藏于“万卷楼”。这万卷楼,也是李调元为了振兴巴蜀文化,集平生精力而经营的一座藏书楼。可说是当时四川最大的私立图书馆。李调元的老家“醒园”在今罗江镇北二十里的云龙山下,山青水秀,树木葱笼。万卷楼就高矗其中。李调元祖父一代还是自耕农。当清初乱后,四川地广人稀,赋轻事简,加上他祖父勤劳俭朴,家境浙饶。李调元的父亲李化楠,得以延师授读,后中进士,在浙江,河北任过知县、知府。李化楠就收集了许多图书,修了这万卷楼来贮藏,以备自己子侄和邻近生员阅读。到李调元中进士为官后,更加扩大其规模,从外地购回许多珍贵古本,稀见图书,以充实馆藏。这样,李氏万卷楼就成了西蜀藏书最丰富之所在。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清初以来四川文化事业恢复发展的一个标志。

李调元回到老家醒园后,曾写了一首诗说:“得归全感圣明恩,赢得生还入剑门。妇子团囡如梦寐,此身恐有未招魂。”表现了对封建官场险恶的刻骨铭心的感受。从此,他不再涉足那风波之路,除了读书著述之外,还喜欢两件事:一是排戏,他平生喜欢戏曲,这时,他挑选一批有艺术才能的少年,聘请江苏的昆曲教师,培训了一个“家班”,排练出《比目鱼》、《红梅记》,《十五贯》等大型戏剧。平常在家里演,有时还带着“家班”到各地流动演出。这对于昆曲在四川的流传和四川戏剧文化活动的发展,都起了推动作用再一个就是旅游,李调元平生喜欢漫游名川大山,寻幽访古。晚年远离宦海风波,更寄意于山水遨游,一生中留下了许多记录山水之美的优秀诗篇。

对于家乡周围的名胜,如新都桂湖,杨升庵墓、弥牟镇的诸葛亮八阵图等处,他从小就常去瞻仰。他特别崇敬杨升庵的为人,同情他的遭遇,二十二岁在拜升庵墓时,曾作诗说:

可怜一字千金值,急付装璜尚难得。万峒撞獠皆知名,九重虎豹竟不识!丹铅录比离骚词,有明博学无比媲,蜀人固自例遣谪,潮阳儋耳无此悲。

后来,他三十七岁守母丧返川,遇四川学使祝芷塘。祝芷塘赠他的诗有句云:“凋零双桂后,若个长西川?”意思是说,在杨升庵之后,又有谁来领导四川文坛?李调元这时更加受到鼓舞,决心继杨升庵之后,为西蜀文化增光。他把这一联用楠木刻成横额,挂在万卷楼上,时时激励自己。

他青年时代就留心乡邦文化,对文化古城成都的名胜更是特别注意。他十九岁时,遍游锦官城,作有一组“成都杂诗”,记叙成都百花潭,万里桥,金马坊,相如宅,扬雄墨池,严君乎卜肆、支机石、筹边楼、望江楼,碧鸡坊等处的史迹风物。文笔清新,含思婉转,具有吊古和风俗画的情味。如写当时城市风貌:

春到城头花木饶,雨余始觉鸟声嚣。旅人饭罢浑无事,闲上东门万里桥。

清明日,他去薛涛坟上凭吊:

乌鸦啄肉纸飞灰,城市家家祭扫回。日暮烟村人不见,薛涛坟上一花开。

对地方史迹的热爱,是推动他后来从事振兴西蜀文化的动力。

他二十岁时,随祖母,弟弟到浙江余姚父亲任上去,沿长江出三峡,途经重庆时,写了《渝州登朝天城楼》:

五鼓城头画角催,四山云雾黯然开。三江蜀艇随风下,万里吴船卷雪来。剩有小舟来卖酒,更无诗客共衔杯。少年壮志无人识,袖手寒天寂寞回。

写出了山城江山的壮阔,交通的繁忙和作者的少年心志。途经三峡,云峰高插,密如蓬麻,小舟缘石壁而下,作者摄下了峡中春天的美景:

天宽才一线,地仄控三巴。瀑挂山山树,溪流处处花。

在夔州,他还特地去拜谒了杜少陵祠,赋诗称赞杜甫“一朝诗史为唐作,万丈文光向蜀留”,而末尾用“艰难我亦栖迟久,试问秋怀得似不?”又流露了追踪杜甫,继承“万丈文光向蜀留”的气概。

他省亲,应举,为官期间,多次由陕西经剑门蜀道回家。诗中常浮现着蜀道雄姿。沿嘉陵江南下广元时,他写了一组绝句,其中有云:

山神知我爱看山,雨洗诸峰献好颜。唯有白云偏不许,只教窈窕露双鬟。

石**处是龙门,上有雕镌万世尊。千佛名经龙定许,莫令烧尾却回奔。

这里看到的龙门,即千佛崖,在广元城北四公里处嘉陵江东岸。有龛窟四百多个,造像一万七千余尊,分上下数层排列。佛像大者丈余,小者一、二尺。最早的建于南朝梁代,亦有宋、元、明历代所凿,而尤以唐代为多。雕像姿态多样,生动逼真,是四川境内最著名的石刻群之一。李调元当时乘船从江中望去,更能感受那雄壮气势。

到了晚年,李调元游兴更浓,大概是寄托愤懑于山水的缘故吧。五十三岁时,他去江油拜谒李太白祠堂,顺便游览了江油有名的窦圌山,有诗云:

屹立三峰天半开,天桥何必说天台。归来始识风波险,怕看僧从铁索来。

相传唐代彰明主簿窦圌隐居于此,故山以人名。从山麓到山顶,有五公里,道路盘曲,林木苍翠。山巅有三峰,拔地而起,高逾百米。峰顶有古庙一座。.绝妙的是三峰中,只有一峰有险路可通下面,其余两峰,则由上下两条铁索组成悬桥相连。“归来始识风波险,怕看僧从铁索来”,既描写了窦圌山实境,又抒发了对仕途险恶痛定思痛后的回味。

他五十六岁时,遍游青城、嘉定、峨眉。在峨眉盘桓尤久,对伏虎寺、双飞桥,清音阁、牛心寺、万年寺,天门,金顶等他最为喜爱。题诗记胜,佳句如林。登金顶一律尤好:

拾级登天路又分,混茫浑不辨氤氲。人言峰顶真如月,我见峨眉尽是云。四壁银光千古雪,两廊铜锡万年文。昨霄风雨何方降,夜半龙归隔寺闻。

现在人们谈到巴蜀文化、巴蜀山川时,都必定要念及这位振兴巴蜀文化的才子——李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