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故事川大 > 正文


“戊戌六君子”中的刘光第

发布时间:2017-01-19      点击次数:


“戊戌六君子”中的刘光第

来源:《历代文化名人在四川》 作者:袁庭栋 张志烈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干支纪年为戊戌,清廷守旧派头子慈禧太后发动政变,软禁光绪,残酷杀戮维新志土。在中国近代史上这场惊心动魂的斗争中,四川有两个人为之捐躯,一位是绵竹人杨锐,一位是这里要讲的富顺人刘光第。

刘光第,字裴村,四川富顺县赵化镇人,生于咸丰九年(1859年)。自幼父死家贫,母亲在艰难竭蹶中,咬牙送子读书。虽然家里穷得每天只能买三文钱豆渣作菜,但光第却能发愤苦读。二十一岁参加县考,为案首(童子试第一名),得县官陈锡鬯的赏识和帮助,得以继续攻读,游学于成都锦江,书院。二十三岁中举人,二十四岁中进土,授刑部广西司主事。

他在京期间,不交往权贵,常是闭户读书,埋头著作。身在受贿成风的刑部,却决不同流合污。但对于国家大事倒很关心。早在康、梁等“公车上书”之前,他已经写了《甲午条陈》,抨击时弊,力主改革。除了要求“严明赏罚”、“下诏罪己”、“隆重武备”之外.还尖锐地指出:“自古政出多门,鲜有成事,权当归陛,乃得专图。”这话意思是要光绪不让慈禧干政,自己掌握权力搞好国家。他的上司见到达文字,吓得魂飞魄散,申斥他说:讲这种话,轻一点讲是“标新希进”,要充军,重一点讲是离间两宫,即挑拨帝后母子关系,要就地杀头的。由此可知,刘光第后来参加百日维新,坚定刚毅,直到临刑仍然铁骨铮铮,头被砍而身不仆,绝非偶然。

刘光第遇害后,在同乡好友帮助下,灵柩运回四川。船过三峡时,沿江人民结队相送,各码头纷纷燃香设供,临江祭奠。沿岸纤夫,自动帮助拉船,有时多达二百余人。由泸州转沱江,到达赵化。同乡人民,家家执香祭奠,人人带孝痛哭。从全省各地赶来吊唁的人,络绎不绝。公祭时,秀才兰瑞图朗诵了文天祥的《正气歌》,公祭文中有这样的话:“汉唐遗秽,邦国其坏!沟壑能填,白刃已蹈。”意思是说:慈禧真像吕后、武则天那样乱国乱政,杀戳忠良,而为了正气,志土仁人甘愿洒热血抛头颅斗争下去。在那黑暗的岁月,一个小镇上的人民,能这样自发地为刘光第举行盛大的追悼会,敢说敢言,这真是四川近代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壮举。

刘光第墓在赵化镇,沱江边。光绪三十三年(1909年)立有墓碑,碑文为刘光第生前好友、清末民初学者、诗人赵尧生先生所书。前几年一度遭到毁坏,现正重修中。刘光第生前,热爱祖国山川,极喜旅游。青年时即遍历巴蜀胜景。、光绪九年(1883年)从北京、上海沿长江返富顺。沿途写下了日记《南旋记》,记载了当时长江风貌。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他由北京请假到福建祖籍扫墓。沿途所见山川名胜、都邑情形、民风土俗、人事天灾,都一一记录在诗文中,如《香港舟次夜》:

水碧山青画不如,楼台尽是岛人居。依依三十年前月,曾照华民采夜鱼。

对于当时的不平等条约至使国土丢失的现状,有极强的愤慨和忧虑。

刘光第的诗中,以写蜀中山水居多,充分表现了他对故土风光的热爱。他写峨眉舶诗就有四十多首。如《峨眉最高顶》:

白龙池上走轻雷,万瓦如霜照日开。诗客入天争秀骨,神僧埋地结真胎。三秦鸟道衣边接,六诏蛮云杖底来。南北风烟通一气,雪山西望是瑶台。

明净浩阔的胸襟,和对祖国河山的热爱,构成了这诗的基调,而又蕴藉于金顶特有的景色中,它既是峨眉金顶的图画,又是英雄本色的折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