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故事川大 > 正文


著名学者殷孟伦

发布时间:2017-01-19      点击次数:


著名学者殷孟伦

来源:《千年古蜀都——郫县人文卷》 作者:郫县政协

1988年12月30日,《山东大学学报》头版刊登了殷孟伦先生的遗像。标题为“著名语言学家、古典文学专家殷孟伦教授逝世”。国家主席杨尚昆(殷的学友)送了花圈。山东省委书记赵志浩等500多人参加了追悼会,郫县人民政府也专门发去了唁电。

殷孟伦又名殷开明,1908年4月出生于郫筒镇。少年时住家于南街真武巷一间比较简陋的铺房内。父亲曾教私塾,后经商做小生意。母亲曾作佣工。家境虽较贫困,但对儿子的教育却十分重视。殷孟伦3岁发蒙,后上私塾,12岁人郫县模范小学(郫筒一小前身)初小第五班读三年级。仅读一年半便提前在初小毕业。县人张树杰得知殷孟伦天赋很高,带他到成都考入自己任教的成都高师附小高小部学习。为缓解父母的经济压力,殷孟伦小小年纪便经人介绍到一陈姓人家作家庭教师。14岁提前在高小毕业。留在学校图书室工作期间,开始广泛涉猎古今中外名著。1924年考入成都联合县立中学(今石室中学)。两年半后,以同等学历考入成都高等师范学校(四川大学前身)国文系。

当时在高师授课的著名学者赵少咸十分赏识殷孟伦的才学,后推荐殷到南京国立中央大学中文系学习,并将爱女赵苑云许配给他。二人从师生到翁婿,一时传为佳话。殷孟伦顺利升人中大研究生班后,除得到著名音韵训诂大师黄侃的悉心指导,还得到国学大师章炳麟的点拨。1932年,殷以优异成绩毕业后,留在本校中文系任助教。1935年东渡日本,人东京帝国大学,师从著名汉学家盐谷温,开始接触西方语言学理论和研究方法。1937年“七七事变”前夕,中断在日学业回到国内,之后任教于四川大学,曾任中文系系主任。1953年调任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在山大执教36年间,历任中文系教授兼古汉语教研室主任、《文史哲》编委、山大学术委员会委员、山东省语言学会会长、中国训诂学会第一副会长、山东社科联副主席等职,为推进中国语言文字系统研究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他强调研究汉语词汇史应从断代研究人手。他深入研究了从汉代《尔雅》《方言》到现代《音韵通例》计二千年间的音韵、文字、训估学著作,并首先开启了唐朝西域音韵学家神珙和尚所创造的《四声五音九弄反纽图》的奥秘。他在语言学方面的著述宏富。1943年即为清代著名学者程瑶田《果裸转语记》作疏征;1957年后相继发表《说文形声条例补》等专著。未出版的遗著有《训诂学十论》及长达50余万言的《尔雅纂疏》等。

他还是国内著名的古典文学专家。他在成都高师读书时,便受到著名文学家林思进、经学家龚道耕等的谆谆教导。1934年即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了《谢灵运诗》。1955—1956年,又连续发表了有关《红楼梦》和司马迁研究的5篇论文。1974年发表《试论碎叶城在唐代的地理位置》,对郭沫若认为碎叶城在苏联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的说法提出质疑,指出郭老对碎叶城位置的判断错误。1980年,在《中国古典文学名著题解》一书中,他承担了先秦至魏晋六朝约50种名著的评价工作,对普及中国古典文学功不可没。此外,他还发表了《汉魏六朝百家集注题辞注》《商君书新注》等有关中国古典文学的多种学术著作。殷孟伦品行高洁,勇于匡扶正义,曾与几位同门为武汉大学著名学者程千帆鸣冤叫屈,促使程被调到南京大学教书,以后成果累累。殷从此与程结为挚友。

殷孟伦平生有两大嗜好。一是酷爱读书和收藏书,自称“坐拥书城,其乐无穷”,“黄金散尽为搜书”。他的藏书不下五六万册,十年浩劫中许多书被抄走,家中仍存万余册。难得的是,他乐于将家藏的珍本、孤本借给青年学者阅读,并指导他们撰写论文。还有一个嗜好是喜欢出游。他常告诫学生,“奉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每到一地,必观赏当地文物古迹,了解当地风土民情。

他非常崇敬家乡的先贤扬雄,凡其所出版的文集,都定名为“子云乡人类稿”。他对郫县籍的青年学者,亦多关注,生前每到北京,必去探望其学生、郫县清河乡人、长期任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的钟尚钧先生。他还对解放初就读四川大学的一位郫县学生长期蒙冤而痛心不已。1988年殷孟伦80岁寿诞时,著名书法家蒋维崧亲书“德隆业懋”横幅相赠。同年去世后,程千帆为其所撰墓志铭云:“相如子云,于蜀有光。君挺是继,载延郑邦。下帷苦攻,遂游大庠。谁为其师,惟赵与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