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故事川大 > 正文


王光祈年谱

发布时间:2017-01-19      点击次数:


王光祈年谱

来源:成都文物 作者:郭永棣

【编者按:王光祈先生(1892—1936),成都市温江县人,生平从事社会活动和音乐著译,钻研音乐,努力进取,勇于破旧立新,为沟通中西音乐、文化起到积极作用,是我国近代史上一位著名音乐学家,还长于诗歌。今温江县已建立王光祈馆。本刊特发表其年谱以资纪念。】

一八九二年,王光祈字润玙,亦字若愚,十月五日(旧历八月十五日)出生于温江县城西外达通桥西侧里许,地名锅厂(今天府乡永宁村)。

一八九七年(五岁) 在其母罗氏教养下,即能识字念诗。

一九OO年(八岁) 王光祈为邻家牧牛,在母亲教导下,这时已读完《三字经》,《百家姓》,《唐诗三百首》等启蒙书籍。

一九O一年(九岁) 迁家麻市街,就读于庆丰街三官庙侧蒋氏私塾。

一九O七年(十五岁) 赵尔丰任四川总督,因赵曾受教于王光祈祖父王再咸,为感念师恩,将光祈母子接至成都,在赵资助下,光祈当年进入成都第一高等小学堂就读。

一九O八年(十六岁) 考入成都高等学堂分设中学丙班。与魏嗣銮(时珍),郭沫若、李劼人、周太玄、蒙文通、曾琦(慕韩)等先后同班。

一九O九年(十七岁) 分设中学新任校长都敬阶,性顽梗守旧,坚持封建传统教育方法,禁锢学生思想。王光祈对此,极为蔑视。事为都所知,在第二学期开学时,以“桀骛不驯”为词,不准他和魏嗣銮入学。后经多方说情疏通,学校才撤销这一决定。

一九一O年(十八岁) 与罗次玙结婚,次玙比光祈小一岁,婚后感情尚好。

一九一一年(十九岁) 秋保路运动兴起,光祈参加罢课、游行。十月十日武昌起义胜利,光祈立刻剪掉发辫,对未来充满希望。是年次玙生一子,数月后夭殇。

一九一二年(二十岁) 王光祈转入成都府中就读。成都兵乱,王光祈失去活来源,他在衣食交困中,当年毕业于成都府中。

一九一三年(二十一岁) 春,王光祈在重庆与曾琦等编辑《民国新报》。不久,报刊停办,他回到家乡温江,过着极端穷困的生活。他母亲因长期劳苦,于是年病逝,一岁半的女儿也死于天花。

一九一四年(二十二岁) 春,李劼人在泸县工作,光祈到泸小住,筹措赴京旅费。春末,经重庆乘船东下,过门,写下《夔州杂诗》六首。到上海晤魏嗣銮后,辗转到北京,在赴尔丰的帮助下,任清史馆书记员,直到赴德留学时为止。秋,考入中国大学法律科。

一九一五年(二十三岁) 继在中大法律科学习。夜晚到青年会补习英语。

一九一六年(二十四岁) 四川《群报》主笔李人介绍王光祈任该报驻京记者,他当天向成都寄剪报,发消息,从事反袁护国和介绍新思想,新文化活动。秋,王光祈任《京华日报》编辑。

一九一七年(二十五岁) 春,《京华日报》停刊。五月,泸县陈淯(愚生)从日本返国,在京与光祈晤面。经陈的介绍,王光祈,周太玄结识了李大钊。七月。张勋、康有为拥溥仪复辟,段琪瑞发兵平变,段重新人京执政。这段时间,王光祈积极向成都发专电,写通讯,揭露张勋复辟丑剧。十一、二月中,《民国日报》、《申报》、《东方杂志》等,均开始报导俄国十月革命的消息,王光祈密切注视着有关报介绍的情况和文章。

一九一八年(二十六岁) 五至六月,北京军阀政府与日本签订《中日陆军共同防敌军事协定》密约,我留日学生罢学归国,先后达三千多人。雷宝菁、张尚龄等,从日本回京,王光祈常邀周太玄、陈淯、和雷、张等商论国事。王提出建立“少年中国学会”的设想并草拟学会规约大纲数十条。六月十五日,曾琦自日罢课归国,光祈以拟建“少年中国学会”事相告,曾极表赞同。六月三十日,王光祈与周太玄同曾琦、陈、张尚龄、雷宝菁等六人,在北京南横街岳云别墅,商议正式发起组筹“少年中国学会”,公推王光祈为起草规约章程,组织筹备处。夏、李劼人主办《川报》、王光祈受聘该报驻京记者。七月八日,王光祈以优异的成绩(第二名)毕业于北京中国大学,即迁往南池子磁器库八号,李大钊、陈独秀、高一涵等常来晤谈。经过多次的商讨,“少年中国学会”规约七十条,全部拟就。列名发起人为陈淯、张尚龄、曾琦、李大钊、周太玄、雷宝菁、王光祈等,并推王光祈为筹备处主任兼会计。十月毛泽东在北大图书馆工作,经李大钊的介绍,王光祈结识了毛泽东。冬,李璜(幼椿)办理赴法留学手续,从沪来京,与王光祈会晤。数日间,光祈介绍李璜与李大钊、陈淯、邓中夏、易克嶷、毛泽东、赵世炎等相晤。王光祈对李璜说:他将发起组织“工读互助团”。十二月二十二日,陈独秀、李大钊办的《每周评论》发刊。王光祈为创刊号写了社论《国际社会之改造》一文。

一九一九年(二十七岁) 一月二十一日王光祈由京赴沪,商讨学会会务,同时欢送周太玄、李璜赴法留学。三月二十三日,邓中夏等发起成立“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王光祈是成员之一,并多次参加讲演活动。自本年一月十八日,列强召开巴黎和会,通过了由日本接替德国在山东权益后,激起了我国广大群众的愤怒。五月四日,北京学生举行示威,王光祈参加了火烧赵家楼的游行行列。当天下午将游行情况,专电发回成都。五月七日成都《川报》刊出王光祈发来的“五·四”运动的消息和十六日的长篇通讯,激起了家乡群众的爱国热潮。不久,王光祈函约李劼人参加“少年中国学会”,并要李在成都发展会员。李在半月中即发展会员九人。六月十五日成都分会正式成立,并推李劼人为书记。七月一日“少年中国学会”在北京回回营陈愚生宅举行正式成立大会。会上议定:由王光祈筹备主任,继续推进会务。学会筹备期间,王光祈个人捐献大洋一百元,以七月份起每月又捐献大洋十元,以作会费开支。七月十五日,由北京总会编辑的《少年中国》创刊号出版。十月中旬,学会执行部正式成立,各股职员均由王光祈推荐。十月十二日,“平民教育讲演团”召开第二次大会,讨论修正简章,会务进行事项并欢送许德珩、陈宝赴法留学。王光析出席了大会,并推选为小组书记。十月二十五日,王光祈偕吴若膺前往武汉、南京、上海、济南、天津各地洽办会务。二十七日抵武昌。应恽代英之邀,到武昌中华大学作题为《动的训练》讲演。并介绍恽代英等三人参入“少年中国学会”。二十九抵南京,与左舜生、黄仲苏晤面,随即往高等师范与南京会员讨论:决定《少年世界》编辑事务,由南京会员承担。三十日抵沪,与七年不见的李劫人、沈君怡等相见。十一月三日复回南京,偕会员王德熙会晤南京女界十余人,征求对妇女问题的意见。七日抵南京,与会员郑尚等相见。八日至天津与会员章志、葛沣、陈道衡等相见。三十日,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生李超,受家庭虐待,忧愤成疾而亡。蔡元培、李大钊主待追悼会,王光祈参加大会后,发誓要为苦寒有志之士,寻求一条能够读书深造的道路。十二月五日,应赵世炎的邀请,到北京高师附中“少年学会”作了题为《团体生活》的讲演。同月下旬,王光祈在蔡元培、李大钊、陈独秀等十七人的支持下在北京成立了“工读互助团”,同月毛泽东到北京,王光祈介绍了毛泽东加入了“少年中国学会”,同一时期,还介绍了张闻天、赵世炎、沈泽民等亦加入了该会。本年中,王光祈在各报刊发表的文章:《每周评论》六篇,《晨报》十一篇,《新青年》一篇,《时事新报》一篇,《少年中国》二十二篇。

一九二O年(二十八岁) 一月四日,在成都《星期日》社会问题号上发表《一个社会问题》的文章,向四川青年介绍“北京工读互助团”的情况。一月二十九日,王光祈,王德熙、吴芳吉、孟寿椿、康伯清、康纪鸿……诸人,发起筹创《新四川》杂志社,作种种文化运动。其社约为;一不嫖、二不赌、三不娶妾。信条为:一真实、二奋斗。王光祈介绍吴若膺加入了该社。二十七日,全国各界联合会在北京召开,到会者有陈独秀,王光祈……等二十余人,会议报告了北京、天津等地“工读互助团”进展情况,并筹备在复旦、南洋等学校附近建立“上海工读互助团”,列名发起的有陈独秀,王光祈、毛泽东、彭璜、肖子章等二十六人。三月,王光祈与魏嗣銮将出国留学,临走前与上海同人商讨会务。三十一日,陈独秀、汪孟邹等,为王光祈饯行。四月一日,王光祈以北京《晨报》、上海《申报》、《时事新报》特约通信记者身份,与“少年中国学会”会友魏嗣銮、陈宝锷同行、赴欧留学。会友涂开舆,前往新加坡从事教育工作,共乘法船“保来号”由上海启航。王光祈由于经费拮据,赴德旅费由魏嗣銮慨然资助。三日,船过香港、光祈作《去国辞》五章。五月四月,船行至红海,同舟居励今发起集会,记念“五·四”运动周年。七月抵巴黎,李劼人、李璜、周太玄等迎候于车站。住于周太玄寓所,畅叙三日别去。六月一日,抵德国法兰克福,光祈租定郊外寓所,决心在此专心学习德文,数月中,绝不履城市。此是,每晚由魏嗣銮口译德文报刊,光祈笔记整理成文,寄回国内报刊发表,获取稿费,以维生活。七月二十四日,周太玄偕宗白华来德、商讨在欧会员活动问题。十二月十日,致恽代英的信中说:“工读互助团”的失败,完全是人的问题。本年发表的文章计:《少年中国》八篇,《旅欧周刊》四篇,《新青年》一篇、《申报》九篇。

一九二一年(二十九岁) 二月九日,与部份人操纵的柏林“中国留学生会”,以王光祈在《申报》发表的《留德学界之近况》一文,认为有伤此间学生之名誉,委托德律师交涉。经王根据法理,严辞驳斥后事息。二月十五日,王光祈、魏嗣銮、宗白华等,发起组织留德学生“中德文化研究会”。六月八日,午夜三时与魏嗣銮至达尔模城聆听泰戈尔讲《东西问题》。本年发表的文章计:《申报》三十三篇,《少年中国》七篇。另用德文在德国《文化报》、《法兰克福》各一篇。

一九二二年(三十岁) 九月,王光祈由法兰克福迁居柏林。冬,在柏林随一德国私人教师学习小提琴和音乐理论。本年在各报刊发表的文章计;《申报》九十七篇,《少年中国》四篇、上海《学生杂志》一篇。另在加拿大《工人刊物》一篇。

一九二三年(三十一岁) 三月四日来比锡举行春季赛会,德外交部邀各国驻德新闻记者去该城采访。同行有日、美、英、意等十三国记者。本年发表的文章计:《申报》三十七篇,《少年中国》二篇;又写成《欧洲音乐进化论》一书。

一九二四年(三十二岁) 本年在柏林编写成《东西乐制之研究》等书。还将在柏林几年来撰写的有关“少年中国学会”的重要文章,编为一集,名为《少年中国运动》。后作为《少年中国丛书》。

一九二五年(三十三岁) 本年在柏林仍努力著述工作。完成音乐专著有《西洋制谱学提要》等书。此外还用德文写成《中国的音律体系》等书。十月十一,王光祈填写《少年中国学会改组调查表》在一个栏目中写道:“我相信民族主义,不相信国家主义……”。

一九二六年(三十四岁) 在柏林写成《音乐》一书,交回国内出版。本年在《中华教育界》发表文章二篇。用德文在德国《德累斯顿报》发表《音乐在中国之意义》一文。

一九二七年(三十五岁) 四月二十八日正式进入柏林大学音乐系深造。在学习期中,完成《声音心理学》、《中国音乐短史》等文。本年在《中华教育界》发表文章二篇,又用德文在德兰克福(中国学院)科学报导用德文发表论《中国音乐》一文。

一九二八年(三十六岁) 在柏林译完《辛亥革命与列强态度》外交史料等书,在报刊发表文章:《晨报》六篇,《中华教育界》一篇。国外用德文发表的文章:《论中国记谱法》等四篇。

一九二九年(三十七岁) 课余,在柏林图书馆译成有关外交史料《三国干涉还辽秘闻》等书二种。写成《中国诗词曲之轻重律》音乐专著四种,在国内发表的文章《晨报》二篇、《中华教育界》一篇,国外刊物用德文发表的文章四篇。另外并为《大英百科全书》、《意大利百科全书》撰写有关中国音乐的条目。

一九三O年(三十八岁) 在柏林译完《英德法读音之比较》、《西洋音乐史纲要》等书二种。向国内刊物发表有关德国“民众教育”的文章五篇。北平《晨报》二篇,上海《生活周刊》二篇。国外用德文发表有关音乐的文章二篇。

一九三一年(三十九岁) 在柏林图书馆完成《中国音乐史》、《西洋名曲解说》等书,在上海《生活周刊》发表《争立国与让立国》等文章三篇。八月下旬,困患胃溃病和贫血病,呕吐晕昏,以至卧床不起,后赴柏林大学医院诊治,卧病四旬。写有《柏林病院四旬记》,病中适“九·一八”事变。日军占领沈阳时,他说:“余卧病异邦,闻此噩耗,百感交集,殆难言喻”。

一九三二年(四十岁) 写成《西洋活剧指南》一书,并以大部份精力撰写有关“抗敌御侮,国防知识”类的文章,介绍于国人。并函中华书局舒新诚,拟编《国防丛书》一套,以备用国人抵御侵略之参考。十一月一日,受聘波恩大学东方学院担任中国文艺讲座。并在该校旁听教授席迈尔德的课程。

一九三三年(四十一岁) 在波恩大学译完《国防与潜艇》等书三种。

一九三四年(四十二岁) 二月十五日,一日本教授要在波恩大学作题为《满洲与日本》的讲演。王光祈与此间中国学生表示反对,几经交涉阻止无效。乃由东方语言学院院长说明经过情形,并由中国学生当场宣读所拟的抗议书,然后全体退席,以示抗议。本年一至三月,在柏林由中国政府与东亚美术协会、普鲁士美术学院合办“中国近代绘画展览”,参观者近十万人,当时各种报刊均有评论。王光祈选择有代表性意见,题为《德国人对中国绘画之批评》一文,发表于《新中华杂志》。六月以论《中国古典歌剧》一文,荣获波恩大学(音乐学)博士学位。九月沈怡来波恩促光祈归国,但终以各种原因,未能成行。

一九三五年(四十三岁) 在波恩将自己十五年来在《申报》、《时事新报》、北平《晨报》新发表的文章,选存二分之一,编好《王光祈旅德存稿》供国内研究时事之参考。四月二十日,蒋介石曾电柏林使馆略云:“闻王光祈君力学苦行……如愿回国,当图借重”。使馆当征询王意见,他提出“如能先以位置相示,便自揣能否胜任,再定行”。本年在波恩大学写成《未来将材之陶养》,译完《德国的工役制度》等书。完成音乐专著书三种。

一九三六年(四十四岁) 一月十二日,王光祈患脑溢血客死于波恩医院。逝世后,波恩大学以校长名义,向全校发出讣告。十八日学校举行追悼会。在国内:二月二十八日上海《时事新报》登载王光祈逝世的哀耗。三月十五日南京中央大学音乐系召开追悼会。四月十九日在成都文庙西街召开追悼会。八月十五日遗体在波恩火化,十月运回上海。同年温江各界举行追悼会,并将其名位列入乡贡祠祀奉。

一九四一年,王光祈骨灰葬于成都沙河堡李人住宅“菱窠”附近墓地,由周太玄亲书“温江王光祈先生之墓”石碑一通立于墓穴。

一九八三年十月,四川音乐学院内建立“王光祈碑亭”。由周太玄亲书的王光祈墓碑自本市沙河铺李劫人故居移立于碑亭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