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故事川大 > 正文


李劼人:从“小雅”到“菱窠”

发布时间:2017-01-19      点击次数:


李劼人:从“小雅”到“菱窠”

来源:《天府成都》 作者:米华全

上个世纪30年代的成都指挥街,青石板路,清一色的吊脚瓦房铺面,各色的招牌幌子招摇过市。在街角的拐弯处有一家剿“小雅”的馆子,店如其名,仅容得下四张八仙桌大小,但是干净而典雅。这家馆子的招牌菜是太和豆豉葱烧鱼,这道菜在当时成都文化和教育界颇有口碑。做这道菜的师傅不是别人,正是李劼人先生。

由于当局军阀对左派思想的控制,1930年暑假,时任问学系教授的李劼人决心离开成都大学(今四川大学)。为了解决辞职后的生活费用,夫妻俩开了这家小餐馆。夫人杨叔倨作前台招呼客人,每来一位客人她就介绍说,“小雅”经营面点和几样地方家常的便菜,有番茄丝耳面、麻辣兔丁怪味鸡等三四十种,李劼人亲人大厨。

李劼人的川菜手艺得其母真传,李先生15岁丧父,他的母亲做得一手地道的家常川菜,幼年的李劼人随同在侧,学得不少灶上手艺。他的好友、已故著名作家沙汀就在书中称赞道:“观摩有术,从选料、持刀、调味以及下锅用铲的分寸火候,均操练甚熟。”此外,李劼人还广泛收集了四川历史上有名的大文豪苏轼、杨升庵、李调元以及近代的于右任、张大千、郭沫若等人论饮食文化字样的资料,采集各家之长,辅以融会贯通,成自家之言。

李劼人曾经留学法国四年零十个月,他深入民间,从巴黎拉丁区到蒙彼利埃下层社会,从两种不同的饮食文化中总结出:中国人之吃,四川人之吃,从盛宴到民间小吃、到家常味及田野菜,与他带有创造性的吃法,自成体系。可谓开一门学问之先河。

1936年春,日军飞机轰炸成都,李劼人从指挥街“小雅”馆子来到东郊外沙河堡乡间,在美角堰边修建了自己以黄泥筑墙、麦草为顶的栖身之所,在门楣上提着“菱窠”匾额。菱是一种生在池沼中,根扎在泥土里的草本植物;窠即鸟虫的巢。先生以“菱窠”为居名,颇有竹篱野舍的逸趣,或许也蕴含了这位被誉为乡土小说作家植根民间的文学理想。先生在此生活了24年,直至1962年去世。期间先生后创作《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和《大波》“三部曲”。

刘再复教授说,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如果说《阿Q正传》、《边城》、《生死场》是最精彩的中篇的话,那么李劼人先生的《死水微澜》应当是最精致、最完美的长篇,其广博的社会知识和风土人情的描绘,使作品体现了鲜明的中国气息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时间证明,《死水微澜》终于成轩然“大波”,其文学价值并不输于《家》、《子夜》、《骆驼祥子》等作品。菱角虽然普通,因为它扎根于泥土之中,因而具有永恒的生命力。

对成都人来讲,不读一读李劼人“三部曲”,似乎便不能真正认识成都,它包涵了实在太多、太丰富的人文地理,民风民情。1986年10月,巴金重访“菱窠”,他曾感喟道,“只有他才是成都的历史家,过去的成都活在他的笔下。”巴金的评价,应当是中肯的,相信可慰先生之灵于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