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故事川大 > 正文


先生博雅笃志行马列 后人乐善奉群事家国

发布时间:2017-01-19      点击次数:


《东方早报》:经济学家蒋学模追悼会明日将在龙华举行

先生博雅笃志行马列 后人乐善奉群事家国

记者日前从复旦大学获悉,著名经济学家蒋学模教授追悼会将于明天上午在龙华殡仪馆举行,其弟子、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经济学家洪远朋、伍柏麟等将出席追悼会。蒋学模教授于7月18日凌晨在沪去世,享年90岁。

在中国人文社科界有“两位”蒋学模:一位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领域泰斗级学者,其主编的高等教育教材《政治经济学教材》从1980年出版以来已修订14版,发行超过1800万册,整整影响了几代中国经济学人。“蒋先生的《政治经济学教材》在我国经济学界的地位相当于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在美国的影响力,中国现在几乎所有的经济学家都受到这本教材的影响。”第三届蒋学模经济学奖获得者、复旦大学经济系学院袁志刚教授说,《政治经济学教材》紧密联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逻辑严密,文字流畅。

一位是《基度山伯爵》最早的翻译者,蒋先生在上世纪40年代翻译的《基度山伯爵》风行至今,成为中国翻译文学的一部经典。蒋先生的多才多艺是那个时代学人的特点,以后我们不太会有这样的学者了。”袁志刚教授向早报记者感慨道。而在蒋学模教授的得意门生、经济学家张晖明教授看来,蒋先生这样一位经济学界泰斗级人物“不只是单纯书斋型人物,时刻关注着社会现实和国家命运”。在复旦大学和蒋先生有过几面之缘的复旦大学外文学院院长陆谷孙教授则对蒋先生半个多世纪前翻译的《基度山伯爵》称赞有加,“虽然我知道他是从英文译本转译而来,但这丝毫不影响他的这个译本成为经典。”

1918年3月,蒋学模教授出生于宁波慈溪观城镇一个小村,6岁时离开宁波随父亲到上海求学。1936年到1937年,在苏州东吴大学经济系求学。抗战爆发后,辗转后方进入四川继续求学,1941年毕业于四川大学经济系。从大学毕业到1949年5月上海解放,蒋学模曾先后在香港《财政评论》杂志社、复旦大学文摘社等处担任编辑和负责编译工作。上海解放后,在复旦大学经济系从事政治经济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曾任中国对外交流协会常务理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经济学科评审组成员,《中国大百科全书》经济学卷编委,《辞海》编委兼政治经济学分科主编。到目前为止,他撰写、主编及编译的各类著作有40多部,论文100多篇,总共近千万字。据复旦大学宣传部周晔老师介绍,蒋老在退休后仍然每天出现在经济学院的资料室,“印象中他总是在继续查资料写东西,退休后还主持一些相关的研究工作。”

1936年,当时还在东吴大学求学的蒋学模第一次看到了好莱坞拍摄的电影版《基度山伯爵》,留下深刻印象,后来在四川大学图书馆阅读到了英译版的大仲马这部名著,即动了翻译的念头。1944年,抗战之中的蒋学模把这本“砖头”小说翻译成中文,1947年,蒋学模翻译的《基度山恩仇记》由复旦大学文摘出版社陆续分册出版。在之后几十年书籍匮乏的年代中,蒋学模“玩票”翻译的这部百多万字小说带给许多人阅读的乐趣。小说在1978年再版,《基度山恩仇记》才更名为《基度山伯爵》。虽然现在书店里已经很少出售蒋学模版的《基度山伯爵》,但这并不妨碍它成为一代翻译经典。

学界追忆

经济学家蒋学模:我是不断悔改的马克思主义者

袁志刚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蒋先生教的是政治经济学,我当年在复旦大学念研究生的专业是世界经济学,虽然我不是他直接的学生,但我也经常去听他的课。事实上,我认为“文革”后学习经济学的大学生都深受他的影响,他写的那本《政治经济学教材》直接影响了几代经济学学人,这本教材至今发行超过1800万册,出了14版。可以说,《政治经济学教材》在中国的地位相当于萨缪尔森写的《经济学》在美国的影响力。

蒋先生的《政治经济学》之所以能有那么长的生命力、那么受欢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深入浅出。我记得蒋先生曾经说过,“学者写书深入深处,那是吓唬人;浅入浅出,那是没有进入核心;做学问就是要深入浅出。”蒋先生做学问的另一个特点就是“与时俱进”,《政治经济学教材》出了14版,这正说明他的思考和学问一直在“与时俱进”中,第一版的《政治经济学》和第14版已经有许多差别了。记得有一次开研讨会,经济学的另一位前辈于光远先生说:“我是死不悔改的马克思主义者。”蒋先生则回应道:“我是不断悔改的马克思主义者。”

今年上海文化界失去了好几位老先生,如复旦大学的蒋学模先生、蔡尚思先生和贾植芳先生,再加上王元化先生,他们代表了一代学人的辉煌年代。蒋先生这一辈学人治学严谨,同时又有强烈的经邦治国的理想,他们自觉怀着一种使命和责任。这样的前辈今后不会再有了。蒋先生退休后一直接受复旦大学的返聘,一直工作到无法继续工作为止。而且他笔耕不辍,直到住进病房才停止写作。

张晖明 (复旦大学企业研究所所长、上海市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

我从1977年进入复旦大学,本科、硕士、博士一直都是蒋先生的学生,所以我对他有着深厚的感情,他就是我学术的领路人。

作为一代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泰斗,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许多思考非常深刻,蒋先生一直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回到了马克思主义科学基点上。蒋先生并非是单纯的书斋学者,他时刻观察着现实生活,实践是检验他学术理论的标准。

翻译家蒋学模:高深的小说我看不懂,我就是喜欢《基度山伯爵》

陆谷孙 (复旦大学外文学院院长)

蒋先生是我国经济学泰斗,但他也是大仲马代表作《基度山伯爵》的最早翻译者。虽然蒋先生翻译的《基度山伯爵》是从英译本转译而来,但这丝毫不影响他的译本的可读性,我认为翻译得很好,读上去很舒服。我最初读的《基度山伯爵》就是他的译本。记得那是上世纪50年代,至今我依然记得小说中的一句话,小说中基度山伯爵伪装成英国人,蒋先生这样翻译道:“他迈着大不列颠子孙特有的步伐……”非常妙!

后来在复旦大学,有一次我问蒋先生,他这样一个经济学家为什么当初想到翻译《基度山伯爵》,蒋先生对我说,他就是喜欢这部小说,“高深的小说我看不懂,我只看流行的小说。”有些人批评蒋先生的《基度山伯爵》从英文转译所以不正宗,我不这么认为,这不影响译本的质量,至今我读上去还津津有味。

郑克鲁 (著名法语翻译家、中国法国文学研究会副会长)

蒋先生在上世纪40年代从英文转译的《基度山伯爵》,虽然他是偶一为之,但翻译的文字非常流畅,基本忠实原著,使用的语言也已经接近我们现在所使用的语言了。我认为他的译本比之前所有大仲马作品的译本都要好。这也说明,蒋先生英文底子非常好,中文也很好。后来,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了从法文版直接翻译的《基度山伯爵》,但我认为这不妨碍读者仍然选择蒋先生的译本,毕竟小说从上世纪40年代流行到80年代,已经经过了时间的考验,成为经典译本。

当然遗憾的是,英文版《基度山伯爵》删节比较多,这也造成蒋先生的译本不可避免地和原著有些出入,语言上比傅雷先生的译本差点。

选稿:芦村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石剑峰

来源:《东方早报》2008.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