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故事川大 > 正文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刘元奎教授散记(上)

发布时间:2020-10-23      点击次数:


题记四川大学图书馆馆长、四川大学图书情报学系(现信息管理系)系主任、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四川省文献影像技术协会理事长、中国文献影像技术协会副理事长、全国文献影像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看到这些头衔你的脑海中一定会浮现出一位学养深厚、风度翩翩的大学教授的敬业形象,他就是我要书写的刘元奎教授。时至今日,刘元奎老师已经退休20余年了,如果要用几个关键词来形容一下我心目中的刘老师,我会用到:谦和、热情、真诚、仁厚、满满的正能量。

                 

50B90

图1 刘元奎老师与校图书馆退休老馆员


学专多能的“三栖”教授:刘元奎老师1950年代毕业于四川大学物理系,留校后在物理系半导体教研室、电学教研室和普通物理教研室工作,长期担任“半导体材料”、“半导体实验”和“电磁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主持半导体材料和感光材料方面的科研工作,科研成果有多项省部级奖和国家专利,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0余篇。刘老师大学二年级就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物理系工作的20多年间,先后担任了教研室副主任、党支部书记。1984年任四川大学图书馆常务副馆长,主持全馆工作,他不怕挑战,在图书馆长这个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岗位上一干就是6年。在改革开放的历史大背景下,他出访美国,在哈佛大学图书馆、美国国会图书馆参观学习,进行学术交流,开阔了眼界,获得了崭新的工作思路,在任期间带领全馆同事大力提升学校图书馆工作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奉行“读者至上”的服务理念,采取一系列管理措施,逐步规范业务工作,有效推进了学校图书馆的改革和发展,成绩卓著,获得师生的一致好评。作为“双肩挑”领导干部,刘老师非常注重自己的业务学习,兼任图书情报学系和档案学系的教学工作,讲授“图书情报现代技术”和“文献复制技术”等专业课程,受到了学生的欢迎。1990年正式调任川大图书情报学系系主任后,刘老师不仅自己承担“图书情报现代技术”、“企业信息管理”和“信息咨询”等多门专业课程的讲授,还和同事一起创办了“图书馆学”专业第二学士学位和“信息管理学”新专业,开创招收图书情报现代技术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创办“信息管理与计算机应用”短线自考专业,积极推进图书情报学系教育教学改革。作为集体项目的主要参与者,“实行教学、科研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探索文科教育改革新途径”获得了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和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可谓事业蓬勃,硕果累累。

4FB8B

图2 刘元奎老师与图书情报学系88级毕业生


刘老师不仅是一位勤勉的图书馆长,一位用功的大学教授,也是一位缩微技术的业内资深专家,是四川省文献影像技术协会(四川省缩微技术协会)的策划者和创会会长。早在1982年,刘老师在川大物理系带领一个科研小组,研制一种非银盐缩微胶片,急需搜集缩微技术方面的文献资料。一次出差北京的机会,他在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见到了一本刚刚创刊的《缩微通讯》内部刊物,这让刘老师喜出望外,如获至宝,可以说,这是他对缩微技术这项冷门学科认识和研究开端,从此,刘老师就与缩微行业结下了不解之缘。后来,作为注册协会的法人,刘老师长期担任四川省文献影像技术协会理事长。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缩微技术也日新月异,他与时俱进,在繁忙的管理工作和教学任务之余还撰写了很多缩微技术专业方面的论文;刘老师认为,缩微技术的工作对象主要是人文科学领域,提出了缩微技术要重视“人文关照”这样一种理念,观点新颖,见解独到。

实际上,退休后的刘老师也从未停息过工作的脚步,他至始至终关心着图书馆事业和缩微事业的发展,继续参与图书馆界和缩微界的学术活动,他好像有燃烧不完的热情,尽情发挥着自己的余热,曾多次参加海峡两岸档案暨缩微学术交流会,曾作为专家组成员赴深圳大亚湾核电站进行缩微工作综合评估。他引为自豪的是收藏了《缩微技术》自创刊以来的全部期刊,一本不缺,一期不漏,他对缩微技术领域所投注的深情由此可见一斑。本世纪初,刘老师受聘去西昌担任凉山大学副校长,主管教学工作,全职工作两年多时间,由于工作出色,获得师生好评,后来因病提前离开学校,他自己感到遗憾,学校也对他依依不舍。他为民族地区的高等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也给他留下了深深的大凉山情结,他非常热爱那一方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曾撰写《凉山旅游资源概说》长篇文章推介大凉山的历史文化。

8AB2D

图3 肖全镜头下的刘元奎老师正在看缩微胶片


纵观刘老师的职业生涯,他在物理学、图书馆情报学和缩微技术三个学科领域都留下过辛勤耕耘的脚步,在1985年的首届教师节被评为四川大学优秀教师,并在1995年被批准获得政府特殊津贴,由国务院颁发证书,他是一位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专家型的业务领导,也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三栖”教授。


文/谭红

图/四川大学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