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故事川大 > 正文


以笔为戈 血洒汉城 一一记志愿军第50军战士诗人、川大校友张建华

发布时间:2020-10-30      点击次数:


题诗

你倒下了,倒在解放汉城前线,

你手中的武器,不是步枪、手榴弹!

你的武器,是一个本子和一支笔,

你的武器,是《进军号》和多首战地诗篇!

一一郝树森


张建华,男,1930年生于成都,曾在华西协合中学附中(今成都华西中学)就读,是四川大学的校友。194912月,张建华追寻革命,离开成都到已经解放的重庆参军。1950年随50军走上抗美援朝战场,书写了《进军号》等多首战地诗篇,是志愿军中的“小诗人”和“小秀才”。195114日,在朝鲜战场第三次战役期间,在汉城外围中弹牺牲,年仅20岁。


(一) 结缘华西


近代的四川有一对双子星城市:成都和重庆,成都历来是四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重庆则是近代发展起来的工商业重镇。因为四川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抗战期间重庆还被国民党政府选作陪都,沦陷区的大量高校、政要和富商为躲避战乱,纷纷拖家带口追随国民政府来到重庆或成都。一时之间,成都和重庆人口骤增,为解决他们子弟的就学问题,这一时期成都和重庆的私立中学如雨后春笋,应运而生。就成都而言,东门地区有成城、敬业、益州、中华女中等学校,南门有高琦、济川、建国、甫澄、浙蓉等学校,西门有蜀华、协进、民新、南薰、立达、培英、荫塘等学校,北门有列五、天府等学校,市内还有华英、华美等女校,当时的私立学校多于公立学校。

张建华的家庭较为富有,但其本人生活却十分简朴,经常穿一般的学生装和布鞋,给人的印象完全不像有钱人家的“少爷”。他先后在成都私立高琦中学、浙蓉中学、华西协合高级中学就读,直到194912月离开成都,他20岁的人生中,在成都就生活了19个年头。

1946年春,张建华在高琦中学初中毕业后,考入浙蓉中学(今成都第25中学)。顾名思义,这所学校是由浙江人在成都兴办的学校。浙蓉中学位于成都南门地区的小天竺街,街对面是成都济川中学(今成都第16中学)

张建华和比他年龄小但个子却比他高的弟弟张建鸿同班就读。他们都从高琦初中毕业后考进入浙蓉中学高中一期。同班的同学中还有一位和张建华同龄的学生莫若健,他是由初中部毕业直接升入高中部就读的。莫若健是个瘦高个,英语底子好,但数理化却不如张建华兄弟。在班里,莫若健算是跟张建毕“说得拢”的友好同学,以后,他们又一起投笔从戎,共同参军到解放军第50军。

在班里,张建华忠厚老实,言语不多,按成都俗语,他不是那种“非里非是”、“爱出风头”的学生。他对同学和善,从不与同学争论什么。论学习成绩,他与张建鸿均名列前茅,莫若健曾说过自己“除了英语之外,各科都不如张氏兄弟”。

张建华兄弟两人同莫若健在成都浙蓉中学读完高中一个学期后,都认为浙蓉中学学校太小,一个教室却容纳七八十个学生,这样的环境不利于学习,因而萌生了转学的想法。他们首先想到了离浙蓉中学不远位于华西坝后坝的华西协和高中。经过观察和了解,这所由教会办的学校不仅环境好,师资也很强。英语教师中,既有中国英语教师,也有外国教师。还风闻国文教师马谦和(应为马千禾,即马识途的原名)是一个政治思想都很进步的教师(后来才知道,马谦和乃是中共四川地下党的领导人之一的马识途,同时也是著名的作家和书法家)。华西协高的民主氛围很浓,且师生穿着也与其他私立中学不同——高中学生不穿麻制服,不打绑腿,也不戴有国民党党徽的学生帽。除此之外,这所学校的最大优点是小班教学,一个班仅三四十人,比起浙蓉中学的一个班七八十人,几乎少了一半这一切,都让他们深感满意,因而一致决定:这学期读完,就转到华西协高就读。


() 投笔从戎


1946年下半年,张建华兄弟俩和莫若健如愿转到华西协高就读。在这里,他们又认识了几个友好同学。

同学中,有一位四川自贡籍的学生叫黄贞义。他比张建华、莫若健都年长一些,生于1926年,比张、莫二人整整大了6岁,因而黄贞义算是全班里的“老大哥”这位“老大哥”还被同学们誉为“数学高手”。而张建华不仅喜欢文学,还喜欢数理化,不仅喜欢写散文、评论文,还喜欢写诗、画画。他自办的壁报,既自写、自编,还自画壁报刊头,被同学们称赞为“学习多面手”。在莫若健眼中,张建华“才思敏捷,是个人材!”,因而很佩服张建华。与“多面学习手”张建华的相遇,黄贞义有种惺惺相惜之感,他觉得张建华在很多方面,都值得他学习。

张建华在华西协高学习期间,正是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挑动内战、实行独裁统治,疯狂镇压人民和学生的几年。张建华不仅积极参加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的学生运动,还在学校里秘密自办壁报,批判国民党的贪污、腐败和倒行逆。他办的壁报这件事,除了亲密学友莫若健、黄贞义等少数几个人外,大多数华西协高的同学,都不知道。为此,学校的三青团多方打听,问到莫若健、黄贞义等人:“你们知不知道这壁报是谁办的?”莫若健等当然都回答说“不晓得!”以此保护张建华。

194912月下旬,全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解放,大批国民党残兵溃退到成都周围。而此时,四川的另一个重要城市重庆已经解放,解放军大军正在形成对成都的合围之势,成都的解放显然是迟早的事了。各界人心惶惶,都在为未来的前途思考和奔忙,国民党反动派惶惶不可终日,进步人士和学生则期待着未来。

一天,以张建华、莫若健、黄贞义等10余名班上关系要好的同学,在华西后坝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开了一个秘密会。会上,张建华向大家提出“去重庆,投奔共产党、参加解放军!”并向10余位同学谈了他提议的理由,大家听后,一致赞同他的看法。大家还提议由莫若健去包一辆中型客车,由成都驶往重庆,去实现他们的宏愿。就这样,张建华便离开了生他、养他的故乡成都,并从此一去不归

10余名同学到重庆后,一起考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军政大学。在二野军大学习后,便调到第四野战军第50军教导团。之后,张建华和他的几位同学便分配到50军各部。

50军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序列中,是一支年轻的部队,这支部队原是国民党的第60军,绝大多数官兵是云南人,军长是曾泽生。1948年曾泽生在辽沈战役中率部起义后被改组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0军,曾泽生仍然任军长。后来,该军奉命挺进大西南,参加解放四川的战斗。到四川后,一大批青年农民和学生积极参加了这支部队。

张建华、莫若健、黄贞义等人被分散分配到50军的3个师之中。张建华被分配到148师,莫若健、黄贞义被分配到l49师。因为他们读过高中,而当时军中战士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很多是文盲,他们这些学生是难得的文化人,所以他们都担任了连队的文化教员。


()初入军营


19501月,张建华来到50军第148442团一营2连,当时、该部正在川北射洪县驻防。

这天,在50军教导团就已换穿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装,并戴上有“八一”军徽的军帽,背着军用被包和挎包的张建华,精神抖擞地来到4421营营部。迎接张建华的有1营营长李永福、教导员刘进昌、副营长刁剑明和2连连长杨守信、指导员王殿忠。

学生兵虽然没有打过仗,没有经过战争考验.但他们有文化,部队现在打仗少了,文盲战士需要学习文化,部队文娱活动的开展,也需要有文化的学生兵才行;学生兵是连队开展文化、宣传娱乐活动的主要力量,也是连队政治指导员开展政治思想工作的重要助手。因而对于学生兵的到来,1营营长、教导员和连队指挥员来说,都是非常高兴和欢迎的。

“欢迎你,张建华同志!”一双热情的手,紧紧地握住这位新来年青军人的双手。“我叫刘进昌,是1营的政治教导员。”对方主动自我介绍后说,“我代表全营和2连的官兵欢迎你调到我们1营下属连队来工作!”说完,刘进昌指着他身边的干部说:“他是咱们1营营长李永福同志。”接着,又转身介绍另一位干部,“他是1营副营长刁剑明同志。”

“欢迎你!”,“欢迎你!”营长与副营长异口同声地说,两人各自紧紧握着张建华的手。松手后,张建华立即向两位连队领导各行了一个军礼。

“这位是你要去工作的2连连长杨守信同志……”刘进昌的话刚完,张建华又举手向杨连长行了个军礼。他知道,他将去工作的2连,就是他的家了。

“这位是2连指导员王殿忠同志。”刘教导员的话音刚落,张建华又立即举手向面前的指导员行军礼。他仰望对方,比他高一两个脑袋。“真高啊!”张建华心里说,“这个指导员身高至少在18以上

“欢迎你,张教员,欢迎你到2连任文化教员!全连战士盼你好几天了!”听口音,对方说的是东北话。

在营部的欢迎仪式结束后,杨守信和王殿忠便带着张建华回到了连队驻地。没想到的是,2连全体官兵早已排好整齐的队形等着欢迎他了。100多官兵人人满脸笑容,每个人的双眼,都射出热情的光芒,双手不停地鼓掌,欢迎文化教员张建华的到来。掌声如雷,响彻2连驻地,几位老兵,还敲着锣鼓欢迎他像欢迎战斗英雄归队一样。这出乎意料的隆重欢迎场面,让张建华感动得热泪盈眶。

“我一个学生兵,算得了什么竟然受到大家如此热烈的欢迎”此刻的张建华深深感受到:解放军不仅是一所大学校,同时也是一个温暖之家!年仅19岁的他,是平生第一次经历这种场面。他来到队列正前方中间站定,先来了个180度鞠躬,然后鼓起掌来对大家表示感谢。

“同志们,”王指导员高声说,“今天,上级首长给我们2连调来了一位文化教员,他叫张建华,成都人,高中学生,大家欢迎!2100多位官兵又一次热烈鼓掌,掌声震动着张建华的耳膜。

“从今天起,”王指导员接着对全连官兵说,“我们2连的文化教育工作、娱乐工作,就会蓬勃地开展起来了!

2连的全体官兵对张建华的到来寄予了厚望,张建华听到指导员如此讲,深感责任重大。他暗下决心:“我一定要在努力工作,要不然,就对不起2连全体同志对我的厚望!”

全连指战员并不知道,他们今天迎来的这个个子不高的文化教员,却是一位尚不为人所知的学生诗人。谁也没有料到这个不起眼的文化教员,却在抗美援朝战场写下了那首著名的《进军号》诗,并且成为激励全体志愿军将士同仇敌忾、英勇杀敌的雄壮进军曲。2连干部、战土无不为“咱们连有位诗人”而骄傲!


()写诗读信


张建华报到的当天晚上,他彻夜不眠。白天经历的一切,一幕幕浮现在他的眼前。他不断告诫自己:今后一定要努力为大家服好务,做一个称职的文化教员。

不久之后,他所在部队奉命东调——离开四川射洪县开赴湖北省沙市钟祥县。因为部队无仗可打了,全连转入农业生产及参加当地的筑堤防洪劳动。扛惯了枪,打惯了仗的军人从此成了农民老兵们为此发起了牢骚:“咱参军是为了打仗,现在竟又成了农民要当农民,又何苦背井离乡到这钟祥县,还不如回云南老家去!”老兵们虽然要发牢骚要,但对待劳动还是很认真的,因为他们懂得:军人得一切行动听指挥

张建华这个从来没种过庄稼的学生兵,也同出身农民的战士一样,打着赤脚、捞起裤腿、挽起衣袖下田劳动。大家休息时,张建华却不休息,他抓紧这零星的时间为战士们读报,教战士唱歌。这一段平静的日子里,他还在连队开展了有效的文化教育活动:他把连里战士分成两班:一个是纯文盲班。他从头开始,教他们识数和学习写字;另外一个班是“文化提高班”,这个班里是读过几天《人之初》,粗识几个字的战士,他就教他们认识更多的字,并教他们学写信。这样,全连做到了边学习,边生产,生产和学习两不误张建华的做法,受到全连官兵的欢迎

没过多久,战士们发现张教员空闲时,常常独自一人在树荫下,坐在那里的石头上,用自来水笔在一个厚厚的本子上写着什么。随后,他又把那些文字写在连队的黑板报上。那些文字一行一行的,不识字的战士不知道他写的是什么;能认识几个字的战士,也不能读懂他写的内容。

“教员,你写在黑板报上那一行一行的话,是些什么呀你念给我们大家听一听好吗?”几个战士央求道。张建华听后,心都痛了,尽管他写的诗是表扬战士们在参加筑堤、生产中的好人好事,以及鼓励大家努力生产,减轻国家负担的豪言壮语。可他辛辛苦苦写出来的诗,战士们根本不知道它的意思——战士们不识字,怎么认得到他的诗呢? 让他颇有些对牛弹琴,重拳打在棉花上的无力感。眼前这些为了推翻万恶的旧中国,为了解放全中国的穷苦人,打起仗来不怕死,人人冲锋在前,轻伤不下火线的可爱又可敬的战友们,却因解放前家里穷,吃不饱,穿不暖,更没有机会读书,因而在新社会成了“睁眼瞎”!他们今天最缺的就是文化教育啊!他暗暗告诉自己,一定要想办法尽快提高战士们的文化水平,让他们达到能看报,以了解国家大事,能写信,达到可以和远在家乡的父母正常沟通的程度。

同时,白居易念诗给老婆婆听的故事浮上了他的心头,从决定效法白居易,把他写的诗念给战士们听。从此以后,他每写一首诗,便在大家劳动休息时念给大家听。

当战士们知道他们的张教员写在黑板报上那一行一行的文字是诗,而且听起来很押韵,因而也就很爱听。战士们还向他提出希望,欢迎教员多写一点诗念给他们听,张建华也一直坚持这样做,直到在朝鲜战场光荣牺牲。

在连队,由于战士们文化水平普遍不高,这就面临着一个问题:家里来信以后不认识,只好请张教员念给他们听,要给家里回信,也只有请张教员代笔。一百多战士,今天这个家里来了信,明天那个家里又来信了,读信和代写回信,就成了张建华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又不能耽误生产和政治学习,张建华只有利用晚上、星期天和节假日等休息时间来为战士们念信、写信。这一切,使得张建华这段时间的生活平静、忙碌而又充实,同时他也感受到了自己对于战友们的价值之所在,他还是挺自豪的。他觉得只有这样才能回报指战员们敲锣打鼓、热烈欢迎他入伍的热情。


(五)入朝作战

平静的生活总是短暂的,报上登出的朝鲜战争爆发的消息就像一颗石头丢进了水里,激起了一圈涟漪。喜欢打仗,习惯了拿着枪支冲锋的老战士们,心中又痒痒了起来。可是,朝鲜战争毕竟是邻国的战争,而当时的中国,大部分地区都已经解放了,只剩下西藏和台湾。并且解放军第18军已经开赴西藏,西藏的解放,也指日可待。想到这里,心痒手痒的老兵们又有点失落了:今后也许再没有机会摸枪了

可让老兵们期待的机会还是来了。19509月,眼看连队种下的稻谷就要收割了。一天,连长和指导员从营部回来,兴冲冲地召集全连紧急集合。队伍站齐后,指导员王殿臣向大家宣布:

“同志们,上级命令我们不搞农业生产了,叫我们丢下农具拿上武器……”还没等指导员话说完,外省籍的这些早就手痒的老兵们一听此话就很敏感,大胆地问:

“指导员,是不是又要打仗了?

“具体任务,请连长给大家讲!”指导员没有正面回答老兵们的问话。

“同志们,”连长杨守信严肃地说,“上级命令我们从今天起,不搞农业生产了,把已经收捡入库的武器,全部取出来发放给大家。一个小时内,全部武装完毕,然后到火车站上车。大家除应带的干粮、米袋外,所养的猪,所种的菜和田中的水稻,都交由地方接收。这方面的事情及群众工作,由团部派人处理。解散后,各人回去做好一切出发前的准备工作!”

老兵们一听说要打仗,无不欢欣鼓舞。新兵们没打过仗,听后难免紧张。两种兵,其对战争的反响却迥然不同。

“咱们当兵的,打仗才是正事穿着军装当农民,成了个民不民、兵不兵的现在上级喊拿上武器到火车站集合上车,这下,就有仗可打啰!”老兵们兴奋地议论着。

可刚参军没经历过战争的新兵们,却不无担忧地问他们的班长:

“班长,真的要打仗了吗到哪里去打呀我参军到部队,就喊栽庄稼种田,还没摸过一天枪哩手榴弹怎么甩也都不懂,叫我怎么打仗呀!”

“你们瞎操啥心到时上级会安排的,别多问!没摸过枪,有时间叫你练兵学打仗的回去做好出发的准备!”

战士们坐上火车出发了。这些在四川参军的农民新兵,以及在川东各县参军的学生兵,就要离开美丽的四川了。

火车一直开往东北,一切都很紧急,政治动员工作都无法在湖北的部队驻地进行,只好利用列车行进的时间,对战士们进行对美帝国主义的“仇视”、“蔑视”等“三视”教育。

此时,l营教导员刘进昌正在列车上对全营指战员进行政治动员,他高声说:

“同志们,敌人打到我们的国门口了!上级命令我们军改番号为志愿军出国作战,支援朝鲜人民,进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争!”

刘进昌慷慨激昂的陕西话,响彻在每个指战员的耳中。我军历来的光荣传统:政治工作总是走在军事行动的前面。听了政治教导员的讲话,不但老兵们激情满怀,就连从未作过战的学生兵张建华,也热血沸腾了。为保卫祖国而战,他一生只等到了这一次。抗日战争爆发时,他尚年幼(当时他才7岁),不够报效祖国的年龄。而今他已年满19,正是男儿报国时,他为能够参加这场保卫自己国土、保卫人民的反侵略战争感到无比的光荣和自豪!也正因为如此,张建华在他入朝后的代表诗作《进军号》里的一些诗句,也正是从此刻开始,就已在心中不断地孕育。

19501020日,张建华所在的第50148师开到鸭绿江边辑安(今吉安集安)近郊,进行军械换装及军事训练。新兵们在老兵的带领下,除了进行爬山训练外,大部分时间都在进行步枪、冲锋枪射击训练和投掷手榴弹训练。张建华自然也同全连官兵一起,投入到了紧张的训练中。

一天,全连集合,讲话的是连长杨守信,“同志们,上级来了命令,我们部队改番号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因此,解散后每个人要回班去彻底清理自己的着装、佩戴及所带的物品,凡是有‘中国人民解放军’标志的东西,包括胸前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胸章及军帽上的‘八一’帽徽都要全部拔除。不要问原因,这是规定。除此之外,其他不需带走的东西,一律打包,写上名字送交团留守处!”接着又说,“部队现在等待命令,首长说,部队入朝作战的时间,就在这几天了!”张建华这些新兵们一听,都有点紧张而又兴奋,因为再隔几天,就要用手中的武器,用仓促学到的军事技术,同敌人面对面打仗了!

杨连长讲完,指导员王殿臣又接着讲道:“同志们,连长刚才讲的,人人都要照办。现在,我传达首长的指示:我们现在已经不是解放军而是志愿军了我们是以志愿军的名义出国作战。目前,朝鲜局势急剧恶化,大批北朝鲜人民军已纷纷向朝鲜北部撤退,但敌人仍疯狂北犯。美军和李承晚的南朝鲜军队,有的快打到鸭绿江边了。敌人叫嚣要在圣诞节结束朝鲜战争,所以它们疯狂得很上级命令我们要出国挡住他们!这是一场既支援朝鲜邻邦不被灭亡,也是一场保家卫国、保卫祖国之战这仗必须打胜,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全连官兵人人激情满怀,热血沸腾

“咱们部队过江进入朝鲜战场后,”王指导员又开始宣布纪律要求,“上级首长强调,因为我们是抗美援朝,因此,每个指战员都要爱护朝鲜的一草一木,若有侮辱强奸妇女的,一律枪决,严惩不贷为了保密,部队过江后,不会朝鲜话的,不要讲中国话,由派给连队的朝语联络员出面讲话!”

听到这里,新兵们都默默记住了,只有个别老兵却在心里嘀咕:“入朝后不在朝鲜人民面前讲话,那我们不就成了‘哑巴兵’了么”但他们不知道的是:为了达到作战的隐蔽性和突然性,为了保密和迷惑敌人,国内媒体均未发布志愿军出国作战的新闻。直到志愿军入朝作战已十多天之后的117日,新华社才第一次报道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并取得重大胜利的消息。


() 初尝胜果


19501026日,也就是首批入朝参战的志愿军向敌发起第一次战役的第2天,张建华所在的志愿军4421营,在该团副团长陈平的率领下,11连、3连及张建华所在的2连冒着小雪过了辑安的鸭绿江大桥,直奔炮声隆隆的作战前线。张建华记得,因前线战事紧急,1营一过满浦即快速向前挺进。这对学生兵张建华来说,这样紧急而又快速的行军,是他平生的第一次震耳欲聋的炮声,响彻在张建华的耳边他沿途所见,不是被敌机轰炸的工厂,就是被毁坏的民房!映入眼帘的情景是,工厂的烟囱不再冒烟田里的庄稼荡然无存,到处是断壁残垣。曾经美丽的朝鲜,全被可恶的美帝战火烧成了一片废墟!朝鲜人民正在经历着敌人给他们带来无穷的痛苦无数的人民在呻吟,在哭泣……

50军所在的1484421营入朝是按123连顺序向前开进的。

张建华所在的1营入朝后的第一仗,是部队进入温井地区的一场遭遇战。温井距离鸭绿江只有50公里。从没有上过战场的张建华,首次近距离听到敌我交战的激烈枪声。入朝前,2连连长给张建华的任务只是担负起伤员的救护工作。因而,没发给这个文弱书生枪支,但为防意外,发给他一枚手榴弹自卫。连队领导虽没发给他枪支,可他自己却准备一支枪——自来水笔。这支自来水笔,他像爱惜自己生命那样疼爱它,生怕在行军中丢掉。他懂得,对于一个诗人、一个文化教员而言,丢掉钢笔,就像战士丢掉手中的枪支一样

1营刚进入温井地区,担任前卫的1连尖刀班突然发现了敌人!战士们一边鸣枪向指挥员报警,一边积极主动向敌人开火。营长李永福听到枪声,知道有情况,立即下令:

2连向左,3连向右,两面开进,夹击敌人!”此时,正急着赶路的2连连长杨守信听到命令后,立即喊了一声:

2连往左,跟我来!”杨连长下令后,便提着手枪跑到前面去了,张建华紧随连长,走在他的后面。杨连长看到张建华紧跟他身后,为了爱护他,向他发话:

“教员,你就跟在连队后面,做好救护工作就行了!”

张建华只好转到队伍后面。李连长知道,张建华这个文化教员不能当成一个普通战士使用,冲锋陷阵并非其所长,他的最佳作用是用他的笔鼓舞战士的士气。

战斗打响后,敌人枪声急促。12排长毛贵闻敌枪声,即大声呼喊:“2排跟我来!”说完,他即率2排冲了上去。不料,毛排长被藏在左侧前方右后的敌人打来的子弹射中胸膛,血流不止。一连长刘永清听到毛贵中弹倒下,立即命令:“机枪掩护,还击敌人!”又高呼:

“卫生员,快抢救毛排长!”

“是!”1连卫生员当即背起药箱奔到毛贵身边,l营营部医生朱开游也背着抢救药箱急奔了过去,两人替毛排长进行包扎抢救,然后把毛排长往后送。

“同志们,我们一定要打好入朝第一仗,不消灭敌人,决不罢休!”教导员刘进昌挥舞他有力的右手,大声地用陕西话高声呼喊。

此时,1营的3个连队从各个方向向敌猛烈开火,枪声震耳欲聋,枪声中,司号员的冲锋号响了,枪声夹杂着号声,合奏着一曲胜利曲。在枪声、号声中,“坚决消灭敌人”“缴枪不杀”“志愿军优待俘虏”的口号声四处响起。张建华生平第一次看到真实的战场,第一次亲耳听到这样的军号声和口号声。而出国前王指导员讲的部队出国后不准讲中国话,要大家当“哑巴兵”的“清规戒律”,老兵们似乎已把它抛在脑后,忘得一干二净了

起初,敌人以为他们的对手是朝鲜人民军,而朝鲜人民军曾是他们的手下败将,因而没把志愿军放在眼中。可此次遭遇战,他们看到的是着装与朝鲜人民完全不同的军队——对手着黄绿色的棉军装。虽然也是黄皮肤、黑眼睛的东亚人,但没佩戴任何军衔标志,看起来不像是朝鲜游击队,说的也不是朝鲜话,听到的也是他们从来没有听到过的军号声。对手在战场上作战勇猛、执行战斗纪律坚决果断,采用大胆穿插突破,以局部绝对优势分割包围敌人,从而形成围歼之势,战略战术素养极高,一定是中国军队出动了

遭到突如其来迎头痛击的敌军一下被打瞢了,丢盔弃甲,争相向南溃逃。

“抓俘虏,不让敌人逃掉!”副团长陈平大声呼喊道。

1营指战员听到副团长陈平的命令,立即带领战士们向逃跑的敌人追去。

1营这场不期而遇的遭遇战,是该营的朝鲜首战。此战,取得的战果是:敌人被打死、打伤百余人——其中10多人被打死, 90多人被打伤。缴获敌人轻机枪、卡宾枪各10多挺(),重机枪数挺,还有自动步枪,以及大量毛毯、鸭绒被、军大衣等军用物资。1营指战员兴奋异常,缴获的鸭绒被、洋被子和带瞄准镜的洋枪,不要说刚刚从农村来的战士们从来没有见过,就连在国内征战多年缴获无数的副团长、营长、教导员,也是首次开眼界。看到缴获中的洋枪卡宾枪,营长李永福,教导员刘进昌也心痒痒的。报告团部后,团部批准除重武器及部分缴获物资上交外,其他缴获全部留下装备1营各连。营长、教导员各人想要一支缴获的卡宾枪,经批准后,如愿各得到一支。两个指挥员把它背在肩上,似乎“洋气”多了!它比“盒子手枪”,当然也就“高级”多了缴获中有两支枪对老兵来说,都是从未见过的——它们是带瞄准镜的自动步枪。这两支缴获的枪支,在第四次战役时,还真发挥了重要作用。因它带瞄准镜,射击非常精准,在战场上毙敌多人初上战场张建华,不仅亲历了这场战斗,而且我军取得了重大胜利。张建华亲眼看到这么多缴获,他的兴奋劲,不亚于其他新兵。

经审讯俘虏获知,此乃李承晚军南朝鲜军第6师的一部,这支李伪军战前相当猖狂,该师第7团在50军入朝前,就已到打到了离鸭绿江不远的楚山,并用大炮向鸭绿江对岸中国一方进行轰击。

初战的胜利,鼓舞了1484421营全体指战员,也鼓舞了初上战场的张建华。


(七)军中秀才


张建华对战士们很和蔼,很亲切,没有知识分子的架子。战士们有什么困难,他总是想方设法为他们排忧解难。他帮助战士们写信,帮助他们提高文化,在国内如此,在朝鲜战场也是如此。

第二次战役即将结束,张建华所在部队奉命向清川江挺进。中途经过新安州火车站,战士们发现美国慌忙逃跑时丢下的后勤物资的专列上,有美国饼干,猪肉和牛肉罐头,苞米,青豆等蔬菜。其中还有一个重达30斤的大罐头,战士们不知道怎么打开便用缴获的美军小十字铁镐强行打开,可是一尝,却是一种酸甜味的怪东西。战士们不仅没吃过这玩艺儿,也没见过,当即把它吐出来,还气得说:“这是啥东西,这么难吃?”于是就去找他们连里的“小秀才”请教:“这是啥东西?”张建华看了看英文说明,告诉战士:它是西红柿做的营养饮料,可以放心的吃。连里的小秀才不仅会写诗,而且还认识英文,咋啥都懂呢!战士们不由得更加佩服他们的张教员了。

2连连部通信员从战利品中看到有几盒好像牙膏一样的东西,心想他正缺这个:这几支牙膏,我一个人刷一年牙都用不完。当即取了一支,把它挤在牙刷上,可是这牙膏怎么是黑色的啊?心中虽有怀疑,但他还是用它刷牙了。可却很不对味,边刷却边叫喊:“这是啥玩艺儿?味道难闻不说,越刷牙越黑,嘴越黑”他赶紧用水冲了几次,也冲不干净。于是他拿着这个战利品去问“小秀才”:“张教员,这是啥东西呀我用了后怎么满嘴漆黑啊?”张建华一看满嘴黑乎乎的通信员就笑了,忙拿过通信员说的“牙膏”看了看英文商标,立即对通信员说:“这不是牙膏,是鞋油,你真定个大傻瓜你不认得英文,但这玩意儿的商标上,不是画了一个大皮鞋吗”连长、指导员一看通信员漆黑的嘴,也忍不住大笑起来。并说:“还是我们‘小秀才’有本事,人家认得英文!

2连,全连指战员都很敬佩张建华,他们中,指导员王殿忠更把张建华视为连里的“宝贝”陕西籍的营教导员刘进昌,也认为这个军衣扣子有时还扣错位的小个子是个难得的人才。他没想到这个“娃娃头儿”文化教员竟“满肚子是墨水”。干部们都夸奖他是“咱们连的小秀才”,说他“小”,是因张建华个子不高,身材瘦小。他人虽瘦小,却十分精干,从外表看,还有些奶里奶气,倒像是一个“娃娃兵”。


()战地诗人


入朝作战后,火热的战斗生活,极大地激发了诗人的激情。在第一次、第二次战役时,他就写下了多篇战斗诗篇,每写一篇诗后,都要用他的成都话朗诵给战士们听。

因为这些战地诗,大都为耳闻目见的应景诗。他见了就写,写了就念给全连指战员们听,及时快速,很受战士欢迎。正因为如此,2连入朝以后,干部、战士们都对他们的文化教员改变了称呼。战士们起初叫张建华是“张教员”,后来,听了他写的多首诗后,都把他叫做“诗人教员”。全连指战员都没想到,从成都参军的这个学生兵乃是一个喜好写诗,以诗作为武器的诗人。

张建华的诗是来自战斗,来自行军。他有感即写,有闻必录。

2连指战员记得:当全连在零下20度的严寒中夜渡大同江时,几个新战士连呼“好冷啊!”是的,天气很冷!当张建华和全连指战员脱掉军棉裤过江吋,冰水刺得大家双腿麻木,一上岸,湿透的军裤也都结了冰。

部队行军休息时,大家看见到“张秀才”掏出自来水笔在他厚厚的本上写起来,写完后,他拿着手中的本子当着大家大声地说道:

“同志们,我把我们渡大同江的情景写成了一首诗。”张建华用成都话说。这个口音,全连干部、战士都十分熟悉了,也感到很亲切。

大家一听“张秀才”要给大家念诗,都高兴地安静下来,听他念。张建华说:

“这首诗就叫《夜过大同江》,我现在念大家听听,是不是这么回事?”话完随即念道:


冰可破皮肉,

但不能伤筋骨;

腿可僵硬,

但杀敌的心不能麻木:

乘胜前进,

岂容敌人片刻歇宿。


最后一句,张建华还大声重复了一遍。念后还问大家:“同志们,我们追击敌人时,让不让敌人有片刻歇宿之机呀?”大家听后,当即齐声回答说:“不能让敌人有片刻歇宿之机要穷追猛打,打过三八线,坚决消灭敌人为朝鲜人民报仇,为祖国人民立功

大家说后,指导员王殿忠乘兴鼓动说:

“同志门,我们的‘秀才教员’的诗写得好不好呀

“好!”

“请教员再写一首行不行呀?!

“行!”

全连指战员包括连长杨守信、副连长李德枝都鼓掌,齐声附和说:“好!再写一首!”

“同志们,”张建华红着脸说,“不要急,这是行军路上,下次我发现有写的,我还会写,写好后,还会念给大家听的。”一阵热烈的掌声随即响起。

在全连,对张建华最感满意的是指导员王殿忠。他称赞张建华写的诗,鼓舞了全连指战员与敌作战的士气。按照指导员对张建华的分工,他的工作职责是抢救全连战斗中的伤员,可他不仅做好了这份工作,还随时写诗鼓励全连战士不畏艰难、战胜敌人。他对张建华赞不绝口,分外满意,不管是军里下来的文团创作组的同志,还是团里的宣传股长,乃至团首长,他都主动向他们介绍他们连的文化教员张建华是个小诗人、小秀才。

解放战争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0军出现了一位以写快板词作为宣传鼓动工具出名的连队政治指导员,名叫毕革飞,全军指战员都称他为“快板诗人”。毕革飞是一位抗日战争开始就参军的老八路,以后升任60军政治部宣传科长,人称“快板科长”。他用快板形式写了很多诗传单,散发到部队连队,供战士们传阅朗读,以此鼓励战士们英勇杀敌,不怕牺牲。

而今天,在朝鲜战场的志愿军第50148师的连队又出现了一个不是用快板,而是用诗进行宣传鼓动的连队文化教员张建华。他在战场上写的战地诗,因为欣赏对象是文化程度不高、多数是文盲的战士们,因而多采用质朴的语言。但这种质朴、甚至直白的语言却深受战士们喜欢,成为鼓舞他们斗志的精神食粮。

在张建华眼中,革命英雄主义、乐观主义、战场感怀、战斗捷报,乃至表战斗决心、对敌的声讨等皆可成诗。第二次战役中,第50军突破三八线后,他即兴写了一首诗:《突破敌人三八线防线》的诗:


好一个纵深百里、横断朝鲜、

牢不可破的三八防线,

志愿军仅用二十分钟,

就把它踏个稀巴烂!

美国兵丢了大炮、枪杆,

李伪军甩下热腾腾的牛肉罐!


《笑谈麦克阿瑟》,诗云:


南岸火海,北岸火山、

敌机扫射,炸弹连串。

麦克阿瑟暗算:

今天定叫志愿军尸横一片。

哈,哈,哈,哈!

可惜美国佬的千吨炸弹,

只耽误了志愿军一场睡眠


《捷报诗云:


松林雪花飘,

传来捷报,

战士们沸腾的心啊,

能把冰雪融化掉。

昨天杀人的“英雄”,

今天半死半活跪地向我求饶

这是侵略者的结局,

这是人民的庄严警告。


《血绫带》,诗云:


我们要呼吁,

我们要控诉,

美军滔天罪行,

岂能再容宽恕!

玷污朝鲜神圣的领土,

奸淫烧杀朝鲜妇孺,

一个婴儿也难幸免,

血绫带便是敌人的罪证之物!


(九)《进军号》


张建华入朝后写的众多战地宣传诗中,应首推《进军号》这首四段22行的诗。这是张建华所在部队突破临律江后作的一首诗作。当时天色刚亮,东方的天空已露出了红色的曙光,可此时部队的广大指战员仍还在行军途中而没有宿营。

志愿军入朝前,由于美军有强大空军,掌握了战场的制空权。因此,为了减少伤亡和保证军事行动的隐蔽性、突然性,在志愿军入朝前上级就明确指示;渡河部队每日黄昏开始行动,至翌晨4时即停止,5时以前隐蔽完毕。而今,天已大亮,且已过了5时,部队却还没有隐蔽。正在情况紧急之时,师指挥部来了命令:部队立即停止前进,就地防空。1484421营指战员根据上级命令,停止了前进。队伍为隐蔽自己,团指来令:各营、连指战员把棉大衣白底子翻过来穿在身上(1950年冬,朝鲜半岛分外寒冷,雪下得很大),就地蹲在山沟各处,隐蔽防空,不得违犯!

此时,张建华看到连队饲养员把他的军棉衣翻过来,不是穿在自己身上,而是搭在棕色的战马身上,这样做一是为了给战马御寒,二是给战马防空。不识字的饲养员把战马看得比自己生命还重要。饲养员不离开战马一步,选择在战马肚子下面进行防空。为防因敌机轰炸、扫射造成马惊,饲养员还用手紧紧地攥住缰绳,并让战马嚼着黄豆米充饥,而他自己却饿着肚子。眼中的情景,感动得张建华眼泪都流出来了。这时,“诗人教员”立即拔出自来水笔,掏出他那本厚厚的记事本子,诗兴大发。一首张建华的代表作、也是他平生的绝唱,名叫《进军号》的诗就此诞生!诗中这样写道:


进军号洪亮的叫,

战斗在朝鲜多荣耀,

看我们的红旗哗啦啦的飘,

好像是太阳在空中照!


进军号洪亮的叫,

战斗在朝鲜多荣耀,

就是我们今天吃点苦,

能使我们祖国牢又牢,

不被炸弹炸,

不被烈火烧,

我们的父母常欢笑。


进军号洪亮地叫,

战斗在朝鲜多荣耀,

就是我们今天流点血,

能使朝鲜兄弟生活好,

工厂再冒烟,

庄稼长得高,

灿烂的鲜花开满道!


进军号洪亮的叫,

战斗在朝鲜多荣耀,

用我们的青春和生命的火,

把战魔烧死在朝鲜半岛,

让和平的太阳永远在空中照!


诗中,战士们知道,为“使朝鲜兄弟生活好”,为使朝鲜的工厂“再冒烟”,为使朝鲜人民的庄稼“长得高”,志愿军只有勇敢战斗,不怕牺牲,才能把发动战争的“战魔”“烧死在朝鲜半岛”;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和平的太阳永远在空中照 它既是诗人张建华的心声,也是志愿军第50军广大战士的心声。它是以诗的形式,描写50军全体指战员的誓言,同时也是两百多万参战志愿军的誓言。不仅反映志愿军第50军,也充反映了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全体指战员那种坚决保卫祖国、保卫朝鲜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以及不怕牺牲流血的坚强意志。它的真情流露,直抒胸意,不仅感动了后来看到这篇作品的著名军旅作家刘白羽,也感动了军旅作家、剧作家宋之的及作曲家彦克。


(十)血洒汉城


50军在参加第二决战役胜利结束后,又紧接参加了第三次战役。根据中朝联司部署,第三次战役打响后,志愿军第50军及第38军、第39军、第40军与人民军第一军团为进攻汉城之战的右翼集团,该集团于茅石洞至永平地段突破临津江后,即向东豆川里、议政府方向实施突击,相机夺取汉城。50军则由茅石洞高浪浦地段同39军并肩战斗。

195113日夜9时,442团接到命令,要求他们攻占汉江大桥。接到命令后,1营副营长刁剑明即率领全营向汉江快速小跑前进,1连为先头部队,23连紧随跟进。由于采用了不准确的地图,1营耽误了时间。几小时后,天色渐明,东方的天边已露出鱼肚白,全营才到达汉城延禧里(现汉城外国语学院所在地)。没想到的是部队刚到此地,预先埋伏在汉江堤上及洞口等地的美军,即向l营的前卫连1连开火了。敌坦克炮、远程火炮向我齐射,火力十分猛烈,给立足未稳的我军造成了惨重的伤亡。跟进在1连后面的营长李永福当即命令2连连长杨守信占领右侧高地并向前推进,营教导员刘进昌则率3连迅速占领左侧山岭并攻击前进。此时,敌机也在头顶上空盘旋,但因敌我双方呈胶着状态,为免误伤,敌机也不敢轰炸和扫射。2连副连长李德枝乘势率2排从高地猛虎般地冲下了去,敌人见势不妙,立即撤出阵地,2排还住了一个未来得及逃走的美军俘虏。

195114日凌晨两点,即离总攻汉城的时间只剩3个小时的时候,张建华在汉城外围遭敌机的机枪扫射,胸部不幸中弹。不断涌出的鲜血染红了他的棉军装,也染红了他的军挎包

“‘诗人教员’,你醒醒!快醒醒!”

“‘小秀才’我们的‘秀才诗人’,你快醒醒”杨连长和他身边的战士摇动着张建华的身体。眼看着他们的小秀才、小诗人的生命力一点点的流逝,一点点的离他们而去却无能为力,他们只能流着悲伤的眼泪,一边急切地呼喊着,一边期待着奇迹的出现。

“‘小秀才’,‘小秀才’!”王指导员也流着眼泪呼喊他的“小秀才”,可张建华再也醒不过来了

终因流血过多,他慢慢地闭上了眼睛。就这样,年仅20岁的张建华,永远地离开了他的战友们。

“这样的学生兵,这样的学生兵表现,哪里去找啊!”杨连长痛惜地呢喃。对于张建华的牺牲,最为难过的是指导员王殿忠,张建华对他来说,是工作上离不开的重要助手。当时,50军各个连队都分配有在川东参军的各县学生兵,惟独这个来自成都的学生兵张建华会写诗。他用诗作宣传工作,用诗鼓励全连战士奋勇杀敌。他的牺牲,就好像是敌人砍断了王殿忠的一支臂膀!他认为张建华的诗,比他用嘴鼓动战士们英勇杀敌的作用还大。不要说在2连,在1营,在442团,就是在整个148师,一说起l2连有个会写诗的成都学生兵出身的文化教员,都称赞不已,羡慕不已,他是全连的骄傲啊!可他今天却离大家而去了,大家的不舍和伤感可想而知。王指导员的耳里,仿佛又响起张建华的《进军号》诗句:


进军号洪亮的叫,

战斗在朝鲜多荣耀,

就是我们今天流点血,

能使朝鲜兄弟生活好,

……


王殿忠饱含着热泪,同身边的战士把张建华的遗体就地掩埋,因为再过几个小时,进攻汉城的战斗就要打响。掩埋张建华前,连部通信员取下张建华背着的那个装有写诗笔记本的军用挎包和腰间那枚用于自卫的手榴弹

在张建华牺牲地附近一个凹地,战士们用铁铲铲去地上的雪,再用十字镐挖了一个坑,把张建华遗体抬起放在里面。战士们让他的身子躺平,把他的头端放在对着北方的位置,好让“诗人教员”能看到位于北方的祖国,然后用土盖上,然后再盖上一层雪。

“诗人教员,您好好走吧!”一位请张建华为他写过家信的老战士流着热泪对埋着张建华遗体的坟墓说。此刻,他的眼前也出现了诗人教员生前用成都话给全连战士们朗诵诗句的情景:

进军号洪亮的叫,

战斗在朝鲜多荣耀,

用我们的青春和生命的火,

把战魔烧死在朝鲜半岛,

让和平的太阳永远在空中照!


“‘诗人教员’,我们一定要给您报仇安息吧亲爱的‘诗人教员’”新老战士心中都这么暗下决心。



(十一)《进军号》发表


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为鼓舞士气,中央先后组织了大批军地作家奔赴战火纷飞的朝鲜战场实地采访、报道,组织艺术家慰问志愿军战士。张建华的诗能够得到发表,应当归功于到50军驻点采访的著名的军旅作家刘白羽。50 军是参加了解放汉城战斗,最后打到三七线附近的英勇部队。从第三次战役到第四次战役,刘白都在这个军所辖各部生活、创作,时间长达数月之久。期间,他以50军的战斗事迹创作的《歌唱白云山》一诗,由著名作曲家郑律成谱曲后,在志愿军50军全军传唱。

在这里,刘白羽见到了张建华留下的记事本。记事本很轻,可张建华在本子内写的一首首战地诗篇却使刘白羽感到沉甸甸的。《进军号》这首诗质朴但激情流露,没什么涂改,应该是一气呵成的战地诗佳作,刘白羽很高兴,也很感动。

刘白羽把张建华写的《进军号》反复看了两遍,他在50军深入采访了几个月,接触了很多指战员。从军长曾泽生,到师长、团长、营长、连长,这是一支不怕困难、敢于拼搏的队伍。在第一、二、三次战役中,他们都是在忍饥挨饿、极其严寒的艰苦条件下与敌顽强作战的,并且取得了一个接一个的胜利。特别在攻占汉城前夕,50军全歼英国侵略军第29旅皇家坦克营的事迹,创造了志愿军入朝作战一次歼灭敌人一个营的辉煌战果。之后,该军奉命在汉江南北两岸进行的防御作战,其环境之艰苦,战斗之惨烈,部队牺牲之大,难以用语言描述,事迹非常感人在志愿军25个步兵军中,在首批入朝的志愿军中,50军是遭受伤亡最多的军之一,该军整补后又再上战场,是全军唯一一支两次赴朝作战的军。军长曾泽生是先后入朝参战的志愿军军长中(共25个军入朝作战,先后有36位军长和代军长)年龄最大的一位,入朝时已48

50军的指战员面对强敌为什么能如此勇敢不正是《进军号》诗句中所描述的:是为了使祖国“不被炸弹炸,不被烈火烧!”“就是我们今天吃的苦,能使我们祖国牢又牢。”的强烈信念和新中国铁血军人保家卫国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吗?

刘白羽在战地看了张建华写的战地诗集后心想:既然50军的同志请他把张建华在战地上写的诗集带回国,就不能把它交给军事博物馆存放起来,仅让参观者看看这是朝鲜战场上牺牲的志愿军烈士的遗物而已,我应该把这些诗的内容让祖国人民知道才行。最后,他工整地用稿笺抄下张建华的《进军号》诗,通过志愿军军邮寄给了宋之的(宋之的是著名作家、剧作家,1950年调任解放军政治部任文艺处长,后又奉命创办《解放军文艺并任总编辑。)刘白羽把张建华写的诗寄给他,是希望他把该诗发表在即将创刊的《解放军文艺》杂志,让全国人民都知道这首诗。

宋之的看到刘白羽抄录的《进军号》,并看了刘白羽写给他有关这首诗来历的信之后,决定把《进军号》刊登在当年(1951)6月创刊的《解放军文艺》首页上。这首诗在全国军民中,影响很大,感动了许多读者。

刘白羽在将《进军号》寄给宋之的的同时,他又抄录一份寄给建国初期我军著名的青年作曲家、时任中南军区文工团艺术指导、广州军区歌舞团团长的彦克,请他为《进军号》谱曲。

彦克收到《进军号》后,立即进行谱曲,几天后,《进军号》歌曲谱成,随后交给了正在创办的《解放军歌曲》杂志。当年8月,由彦克谱曲、张建华作词的《进军号》就刊登在解放军歌曲的创刊号上,首先在国内军中传唱,随后便在全国群众中和朝鲜战场的志愿军中传唱起来。后来,该歌还被编人《百首战歌集,并名列榜首。


(十二)永远的怀念


几十年后,笔者在成都采访到了1营教导员刘进昌,他还念念不忘这个来自成都的学生兵张建华,对张建华的印象极为深刻,连说两个:“这种学生兵少有少有!”他告诉作者:

“张建华是你们成都人,他不仅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就是当年我们1营的营长刘永福、副营长刁剑明,包括随l营跟进指挥作战的副团长陈平、团宣传股长黄晓然,无一不对张建华的表现称道不已。他们都称赞张建华说,在50军全军的连队文化教员中,他是惟一一位军中的战士诗人他们一致认为:如果他还健在的话,在写诗这方面肯定会有更大成就。他写的那首《进军号,当年在全志愿军传唱。但是,谁也不知道这位诗人是咱们50军的人是咱们501484421营的人”他把“1营”两个字说得很响,好像特别强调这两个字。听得出:他很为张建华这样的连队诗人能出在他的1营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说完,我看到当年的刘教导员眼中,闪出一种兴奋而又自豪的光芒。紧接着,刘进昌教导员又继续向我介绍:

“咱们1营在2连,指战员都没有把张建华叫成张教员。连长、指导员叫他‘小秀才’,战士们叫他‘诗人教员’。当然,写作是离不开纸的。每次战斗结束,当大家都在找战利品——武器、食品、物资时,张建华却在到处寻找战利品中有无纸张和墨水。行军中,我看到他除背公家的物品外,他的挎包总是胀鼓鼓的,不仅装有书籍,还装有纸张和他写诗的笔记本。他牺牲后,战友们为他整理遗物时,才发现他那厚厚的一本笔记本写了有100多首诗。他是以诗作武器,与敌人进行战斗的!以诗为武器,鼓舞战士们英勇杀敌!”


今天,抗美援朝战争已经过去70年了。这场新中国的立国之战中,数百万英勇的中华儿女为了祖国的安全和伟大的国际主义,不畏强敌,不怕牺牲。面对携二战胜利余威,武器装备远远超出我军的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打出了军威国威,打出了士气,打出了新中国的尊严。这是自1840年以来,我们第一次完全凭借自己的力量战胜了世界最为强大的军事力量!当194910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时候,因积贫积弱多年,对世界列强屡战屡败的可怜战绩,新中国的这一宣告并没有引起西方列强的重视。而抗美援朝战争中,面对优势装备美军的胜利——我军将美军从中朝边界的鸭绿江边赶回到三八线附近,并迫使美军签订停战协定,这实质上是我方取得了胜利——这极大地震撼了西方列强,令全世界对新中国刮目相看,令全世界的海外华人从此扬眉吐气,挺直了脊梁!从抗美援朝战争中,他们看到了一个全新的、不一样的中国,也让中国的声音从此有了实力的支撑,中国的声音才开始为西方列强认真倾听。抗美援朝战争,为新中国的建设争取了几十年和平的国际环境,我们也为此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十余万英勇的志愿军将士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不少人至今仍长眠在异国他乡。为国捐躯的志愿军将士们,你们安息吧!


(注:本文根据志愿军老兵郝树森的回忆文章改写,作者王金玉,四川大学校史办公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