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故事川大 > 正文


馆藏档案里的半日学堂

发布时间:2022-11-10      点击次数:


设立半日学堂是清末新政时期清政府推广社会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目的在于“开民智,兴民德”,是中国扫盲教育的开始,四川省的半日学堂发展迅速,数量上曾经取得全国第一。四川是学部在全国确定的12个视学区之一,四川省城高等学堂作为全川最高学府,其创办于19058月的附设半日学堂,对四川各地半日学堂的兴办起到了示范、引领和推动作用。四川大学馆藏档案里也记录下了这一段历史。

10F71

漫画半日学堂


招生宗旨

在给四川总督的公函中,四川省城高等学堂强调了强国是以教育为基础,而“贫家子弟与夫年失学之儿童计切谋生,亦不能得一定适当之时间专门就学”,社会群众普遍受教育的情况有待改善。而国民教育补救方法可以效仿日本教育,半日学堂最“宜于贫困之学童”。半日学堂就是面向底层社会的完全义务制教育的学堂,招收20岁以下的学生,学程一年,是以“教育贫困子弟,使有生活必须之知识”为宗旨的贫民学堂。

为附近庙宇设半日学堂给总督部堂的咨商函


校址经费

招生简章中半日学堂校地是设在“本学堂大门外之左偏”,也就是高等学堂墙外的梓潼宫右侧。经费都是由四川省城高等学堂拨给,而半日学堂的学生不需要缴纳任何费用,学堂也不给学生提供衣食,仅仅是半日学堂的学生必须要保证能按时上学。

清末成都街道图(红标处为四川省城高等学堂校址)


课程设置

半日学堂是降低社会整体文盲率的学堂,课程设置主要以识字、简单算术为主。四川省城高等学堂半日学堂的课程内容比较多元化,有修身、国文、算学、簿记、体操、唱歌。修身课程是“择经史中立身处世之道切于学生实用者,用白话演说以教授之”;国文教授分六步走,即识字、习字、联字、缀句、白话、书札;算学有珠算和笔算;薄记学习进出买卖账目;体操、唱歌这些属于陶冶性情类的课。

C1097

B6AFE

附设半日学堂简章


招生广告

四川省城高等学堂的半日招生广告也很接地气:“这个学堂专为你们莫得钱送儿子进学堂的人设的。每一天分成两半天,每半天教一班学生。或是上半天来上学,或是下半天来上学,均听你们的便,故叫半日学堂。这个学堂就是设在高等学堂的墙外——梓潼宫的右手。学堂所教的功课都是不可少的,如有愿送子弟来者,不要学钱,不供衣食,但须要有妥保,方准入堂。 兹限期于九月二十八日起至十月初十日止,自觅铺保,一律来学堂报名。宜早为要,迟则恐怕莫得位次了,万勿自误!”

10645

半日学堂招生广告

从馆藏档案可以看到,四川省城高等学堂附设半日学堂无论在教学设施,还是在课程设置方面,都是极具针对性的。依托于省城高等学堂的强大师资,半日学堂在对于贫困子弟的扫盲教育上,是具有一定成效的,对于四川其他半日学堂的创办也是具有借鉴价值的。

文:刘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