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故事川大 > 正文


刻成掌心的纹路——文华大道•培根路

发布时间:2022-12-29      点击次数:


在很长一段时间,四川大学和望江公园都没有围墙,完全是融为一体的。当年的美髯公、著名的国学大师蒙文通由于少时经常随侍经学大师廖平坐茶铺,所以,他也会带领学生们到望江楼去,在品茗赋诗的同时传道授业。有一次,他还一边饮茶,一边让学生出题考老师,根据学生出题的难度和应对程度来评分。

后来,在校园和公园之间筑了一道矮矮的土墙,公园仍然好似学校的“后花园”一样。在茂密清幽的竹林间、石桌旁都有川大学子读书学习、喝茶清谈的身影。在萃文楼东侧的一条小路的尽头,有一道小门可以直通望江公园。这个小门有时也形同虚设,川大学生或逃票或翻墙者不在少数,老校友们每忆于此都会“偷着乐”。直到1998年,在校园和公园之间筑起了一条新的公路,被称为“新九三公路"

原来的四川大学和成都科技大学之间,有一条在成都非常有名的文化路。九眼桥以南,有一条大路直通三瓦窑,旧时是无名的郊区道路。1943年,四川大学迁回成都后,在这条路的东边新开了一道门,附近开始逐渐有了民居和店铺。于是,这条路被命名为“新太平南街”,1950年后又向南延伸建成了文化路。成都工学院建成后,文化路在地理上将它与四川大学一分为二,但始终无法割断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原来的四川大学和成都科技大学,学校长期以来都是一路之隔,学生本来就相互来往,甚至相互蹭课。老川大的篮球场地大,老科大的学生会组队前来开展友谊赛;老科大的足球场设备新,老川大的学生也常常过来训练比赛;老川大的舞池舞曲更新快,吸引着老科大的理工男;老科大的英语角初具规模,老川大的英语爱好者纷纷来练口语;两校之间的文化路也是两校学生的共同娱乐之路,餐馆、影院、茶馆、电器店、礼品屋……来来往往的学生中,谁也分不清哪个是老川大的学生,哪个是老科大的学生。

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文华大道”

1994年,四川大学和成都科技大学合并后,文化路上原来两校大门依然相对而开,被戏称为“接轨门”。2000年,恰逢第六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在四川大学举行。随着“接轨门”退出历史舞台,在高大的树木映衬下,学校东区和西区地理上的分界线——文化路变成了宽敞的校内道路——文华大道。其时,学校师生正好经历了并校改革初期的短暂阵痛,开始快步前进。从文化路到文华大道,这是学校由合而分、由分而合的历史见证,也是并校改革纵深发展的标志,更是全校师生文化深度融合的交汇点。

其实,在师生的心目中,文化路从九眼桥就开始了,甚至包括了九眼桥与四川大学之间的培根路。这里不仅是学生们文化休闲地和日常生活区,而且是大学生活的一种象征,是形形色色的川大人展现自我的地方。实际上,培根路与著名的英国哲学家培根毫无关系, 1904年周善培等人创办的会昌火柴厂,1924年更名的培根火柴厂而得名。

抗日战争后期,老校长张澜担任了慈惠堂董事长,曾住在厂内直至1946年秋季。慈惠堂总干事兼火柴厂厂长王干青是四川大学校友,也是著名的十二桥烈士之一。20世紀 20年代,培根路只是条破落的无名小街,有些穿斗式的平层木头住房,也没有生意人开的铺面,街上最醒目的建筑就是火柴厂。到了 3040年代,培根路忽然热闹起来,因为培根路东连四川大学,西接太平南街及九眼桥南,成了四川大学师生出入的一条捷径。

虽然培根路不是川大的路,却因此与川大紧密联系在一起。当年的大学生们走出宿舍, 如果往右,路过花香四溢的听荷池,他们将通向清幽雅致的望江楼公园,享受别致的文人雅士生活。如果往左,走过大操场,走过一排排铮楼和东风楼,跨出灰色斑驳小铁门,他们就来到因临近川大而得名的与文里,踏上有天然的路边菜市场的培根路,然后通向大大小小的茶馆、酒吧、串串香和各式风味饭馆。从这里,大学生进入的是再平常不过的成都市井生活。

在某种意义上,这条宽不过3米、长不过百米却包容万象的培根路是大学生感知现实生活、通向社会之路。多年以后,无数校友回到成都,回到母校,常常来到早已变了模样的培根路,去回忆说不清道不明的“早已逝去的青春时光”。

从文华大道北面的尽头向西是新修的学生生活服务区,与校外小街相通的著名的四川大学“小北门”就位于此处。这个可以检验胖瘦,需要“收腹提臀,侧身而行”的“小北门”被戏称为“史上最窄的大学校门”。2012,文学与新闻学院的学生曾经专门写下一副对联:

“锦水岸边,红瓦寺街无一寺;桃园洞口,小北门里有双门。”“小北门”外的红瓦寺街有数不清的“苍蝇馆子”,俨然是重现江湖的另一条“培根路”和“文化路”。

41381

如今的“文华大道”

说起培根路,虽然与被某些四川人戏称“歪果(外国)腊肉”的“培根”毫无关系,但是,在四川大学老校友们的记忆中,培根路也好,与文里(现在的教职工新住宅小区) 也罢,文化路(现在的文华大道)同样如此,绝对离不开的是美食、酽茶和小酒,以及帅哥和靓女。在大学生的心目中,“民以食为天”从来都是一种“物质化+精神化”的享受。“川大美食”名扬天下,从来使然。当年川大与科大尚未合校,文化路上曾经有一家“九三小吃”,本来取名不过因为文化路是从九眼桥到三瓦窑的九三公路中最为繁华的一段而已, 但是从早到晚都有学生络绎不绝地前来就餐,于是,有人说:“为啥子叫‘九三小吃'喃? 因为川大还有科大的学生些(学生们),上午9点才吃早饭,下午3点还在吃稍午(赏午,午饭)噻。”如果请自称“来自大城市西雅图”,在成都生活近20年,游走于各大电视台的川大留学生江喃(Johathan)把这段话用地道的成都话念一遍,那感觉就更不一般了。

自不待言,“川大美食”之名首先归功于四川大学所在的成都这座中国“美食之都”。无论是望江校区,还是华西校区,或是江安校区,周边美食荟萃缤纷,各色吃货济济一堂。这里既有金碧辉煌的高档宴饮,又有狭小局促的“苍蝇馆子”,以及无招无牌的小摊食肆。 这里既有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多国的特色名吃,更是高中低档应有尽有的成都美食集中之地。各类中餐川菜就不用一一列举了,单说每天下午5点半开始排队的老火锅,过时不候、卖完即止的煎蛋面,不知个中滋味、一两开卖的怪味面,太过小资情调的港式茶餐,融入四川麻辣味觉的西式快餐,甜美腻人却割舍不得的极致炖奶,几个学生合伙而不露声色的素食素餐,看似门可罗雀却永不关张的北欧咖啡,友情提示某些菜品“中国人吃不来”的正宗韩食,中国人开的比日本人开的生意还火的日本料理……用成都话说,都是“巴适得板”(非常舒服),或者“简直不摆了”(根本不用说)。要是用普通话,真的无法准确地传达这种“不吃后悔一辈子,吃了想念一辈子”的幸福感。在众多川大学生挑剔的舌头和牙齿之间能够存活的餐饮,必须都有几把刷子。于是,诸如涮羊肉、驴肉火烧、马兰拉面一类的外地知名“美食”,还有本地的若干餐饮品牌,也会在大浪淘沙后遁形于“牙尖”(伶牙俐齿且喜评头论足)的“川大美食圈”。

“川大内外锦江旁,美景美食成双行。”如果你傍晚乘坐1002路,在望江校区南门一带单循环的免费社区巴士,在慵懒湿润的空气中,在或昏或明的灯火中,叫得上名字和叫不上名字的美食混搭着校园中涌出的俊男美女,以及各种辛香气味挟裹着大量的油分子, 将一路陪伴着你。


文:沈军文摘自《凤鸣锵锵·四川大学游览笔记》 图:四川大学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