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故事川大 > 正文


院系调整口述史之回忆华西大学

发布时间:2023-09-07      点击次数:


马俊之,1921出生,又名洪涛,女,山西孝义县人,中共党员。山西汾阳铭义中学肄业。1938年参加革命,抗日战争时期在晋绥根据地从事群众工作,新中国成立前后从事学校教育事业。曾任四川医学院(华西医科大学前身)党委副书记、院长、华西医科大学顾问、教育管理学研究员、四川省政协第一至七届委员、中华医学会教育委员会常委、四川科技顾问团顾问、四川高教会顾问。1985年退出一线后,创办四川老年大学并任校长,兼任中国老年大学协会副会长等职,主编《华西医科大学校史》等。

口述:马俊之

采访:刘乔 冯思达

地点:四川大学江安花园

记录、编著:刘乔 李维


院系调整的背景

院系调整从1952年到1955年前后,其间进行了多次调整。

当时的历史背景是新中国建立初期,高等教育也是学苏联,按照苏联的办学模式进行调整。

当时苏联的高等教育和其他国家不同,大学和学院完全是两种类型。大学里不设学院,直接分系,只设文理各专业,不设工、农、医等专业。学院的专业性很强,分科较细,专业较窄,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五十年代我国的院系调整基本上是按照苏联模式进行的。

在大学的领导体制方面,综合性大学受高等教育部管理,专科大学属于有关中央部门管理。华西大学改为四川医学院后就归卫生部管理。

华西大学的院系调整从1952年到1955年,用了两年多的时间。事先由高教部派出工作组在各校了解情况,发现有些大学的家底薄弱,就由高教部统一部署,下达调整方案,学校自己执行。当时全国的高等院校,每个省都有,但是北方和沿海的高校较多一些。当时的大学都是综合性大学,只不过有的专业多,有的专业少,有的以文理科为主,有的以理工科为主,有的以医科为主。但都是大学,专业多少不一定。调整的大致结果就是只留下少部分综合性大学,多数按照苏联模式以专科为主,改名为学院,实际上国家认定仍属高等教育。这种做法在国际上造成一种错觉,说“中国的大学少,专业学院多”。


华西大学的院系调整情况

华西大学原是一个综合性大学,有四个学院,即文学院、理学院、医学院、牙学院。有一个护士学校,有制药厂。还有几个医院:一个综合性的医院,一个口腔医院,一个传染病院,还有五官科医院。此外还有附属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招生也优先接受附属中学的优秀学生。

在大规模院系调整中,华西大学先后有七十多位教师调到其他院校。大学的文学院和理学院两个学院的设备条件以及大多数师生,包括诸多知名的教授,还有一个全国唯一的一流博物馆都调到了四川大学。华西大学的博物馆是极大的财富,内分历史、自然两大部分,还有边疆研究所藏族等少数民族的大量文物。刘承钊校长个人的生物学研究资料、标本及其他研究成果,统一全部搬到四川大学。调到川大的著名教授有蒙文通、蒙思明、缪钺、蒲保民、方文培、冯汉骥、赵卫邦、甑尚灵等。他们到四川大学后,蒙思明任副教务长,赵卫邦任图书馆馆长,冯汉骥任博物馆馆长,方文培任生物系主任。

调到四川师范学院的是罗忠恕、刘之介教授;原化学系的制革专家张铨教授调到四川化工学院(后并入成都科技大学);杨佑之教授、文宝瑛副教授随经济系调到四川财经学院,分别任会计系主任和工业经济系主任;著名歌唱家郎毓秀教授调到省艺专(今四川音乐学院)任声乐系主任;闻宥教授调到中央民族学院;玉文华副教授等调到四川民族学院(今西南民族大学);何光箎、张明俊、彭子富三位教授调到西南军医学院(今第三军医大学);宋儒耀、王巧璋教授调到北京创建矫形医院;何伟发教授调到中国科学院四川分院。另外,还有一些教授调到北京的部队、国家天文台。还有几位教授支援新疆、青海新建的医学院,担任院长、副院长或教务长、科主任。

从此,华西大学的校名改为四川医学院,成为国内一所多专业医科大学,后来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解放初期,大学的老知识分子都懂得要学习大公无私(精神),顾全大局,一切行动服从组织决定。但也有部分教授对华西大学改成地方性的单科学院想不通。一些从华西调到其他学校的教职工不愿意走,被分到青海、新疆地区的更不愿意去,有些人则是留着眼泪走的。校长刘承钊经常安慰大家说:“我们是旧社会来的,要适应新形势,要好好学习。”

院系调整后,华西大学的附属中学、附属小学、附属幼儿园都划给成都市教育局管。现在的四川省教育学院就是原华西协合中学的校址。另外,在校北路建立的小天竺派出所、凉山招待所、光明路的省寄生虫研究所也使用了华西大学的校园。


华西大学的院系调入情况

华西大学调走很多院系的同时,先后调进的师生有三个专业,即医、药、公卫。包括重庆大学医学院(1952年)、山东大学的药学系和浙江医学院的公共卫生系(1955年)。调入的教师共62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6人、讲师4人、助教45人。重大医学院调来的黄克维教授任副教务长,陈志潜、徐福均、林志靖、王永贵、诸相尧、林廉卿、李清潭等教授分别担任卫生系、生物学、微生物学、解剖学、生理学、内科学、外科学的教研室主任或副主任,山东医学院调来的蒋佐辉副教授任药学系副主任,浙江医学院调来的盖宝璜和过基同副教授分别任流行病学和环境卫生学教研室主任。

这样调整以后,四川医学院即有四个学系:医学系、牙学系(口腔医学系)、药学系、公共卫生学系,还有一个医学基础部。因为培养医学类学生需要文理方面的知识,所以把原来文学院、理学院的老师留了一些。基础部包含两类学科:一个是包含数、理、化、生物学科和外语、体育课程,医学对数理化的要求是很高的,属于一级基础。另外一类是医学基础,就是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微生物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等,称为二级基础或医学基础。教学地点就是现在仍存在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教学楼。

华西大学院系调整后,办学的专业规模缩小了,校名改为四川医学院,但国家教育部仍承认是一所医科大学。因为华西这时还有医学、口腔、卫生、法医等多种专业,还有护士学校,是全国专业最齐全的一所多科性的医学院。因此是按照大学同样对待,以后国务院公布了四川医学院是全国重点大学。这次调整以后,这所大学就归卫生部了。

客观地讲,调进来的老师有很多名师,如基础部主任王永贵,他是解剖学的专家、教授,他的学术、技术水平高,为人道德高尚。他强调解剖学是医学最重要的一门基础课。学生上课分四人一组,一个尸体。要求每个学生把人体的肌肉、神经、血管、内脏都要认识清楚,将来才是个好医生。他活了九十多岁,生前立有遗嘱,死后的遗体安放在解剖实验室,作为教材供学生上课解剖使用。作为解剖学教授,这样处理自己的遗体,实为罕见。

华西大学在用人方面也很顾全大局。在院系调整前后曾将有些很有名的专家学者支援了别的单位。1951年,理学院最好的李晓舫教授,即调到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任研究员,后任上海天文台首任台长。病理学优秀专家黄克维教授,兼任副教务长,学术水平高,工作能力强,当军队提出调他到北京军队总医院任内科主任时,我校也支持了。那时华西的高级知识分子都顾全大局,事业心很强,能全心全意为事业服务,哪里需要都服从组织调动。


华西大学的历史任务

华西大学前期的任务和其他大学一样,就是教学育人。改为医学院后,除进行正常的教学、科研、医疗外,也为四川省的医疗卫生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华西人的最大特点是敬业务实,忠于自己的职责。建国初,全国对医院的需求很大,很多省都没有医学院来培养医药人才。根据国家的计划,要求每个省都成立一个医学院,华西大学(四川医学院)为西南地区各省建立医学院,大力发展地、市、县级医院都给予了支持。同时,学校为全国各省培养牙科师资做出了巨大贡献。各科医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困难时期上山下乡,巡回医疗,直接为病人服务,也付出了艰辛劳动。

在全国医科大学中,北医、川医、上医、中山医都被定为重点大学,实际上华西的专业相对最齐全。按苏式规模进行院系调整后,国际上的评价和我们不一样,他们觉得中国这么大的国家,大学太少,专科院校太多。专科院校的共同弱点是人文和自然科学的基础较之综合大学薄弱,不利于学科交叉,促进科研和拔尖人才的成长。我国现在重新强调发展综合性大学之重要,在新时期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中,许多医科大学与综合性大学又实施了合并共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