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故事川大 > 正文


揆文奋武,弦歌不辍——《四川大学校歌》赏析

发布时间:2025-01-03      点击次数:


岷山峨峨开天府,

江水泱泱流今古。

聚精会神生大禹,

近揆文教远奋武。

桓桓熊罴起西土,

锵锵鸣凤叶东鲁。

和神人,歌且舞,

领袖群英吾与汝。


《四川大学校歌》原为清末四川省城高等学堂校歌,相传歌词为清代四川唯一的状元骆成骧所作。1926年国立成都大学成立,校长张澜先生对原词稍加改订沿用为校歌。2013年,四川大学发布《关于确定四川大学标准色、校旗和校歌的公告》,正式将张澜改订版定为校歌。由于校歌诞生距今已有一百二十余,时过境迁,现代人不免对歌词感到生疏和费解。为了更加准确地领会校歌的历史内涵和文化意蕴,更好地传承川大精神和巴蜀文脉,现对歌词稍作解析。

起首两句“岷山峨峨开天府,江水泱泱流今古”,以蜀地山川起兴,立意高远、气象恢弘。岷山高耸,直入云天;岷山之下,沃野千里。巍峨的岷山与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以“开”字相连。“开天府”的“开”兼有开辟、通达两层含义。“开辟”是依据川西地形生发的想象,仿佛巍峨的岷山顺势而下,开拓出千里沃土;“通达”反映的是蜀道交通的实情,翻越岷山就来到“天府之国”的成都平原。

古人认为长江导源于岷山,例如《尚书·禹贡》就有“岷山导江”的说法。因此第二句由岷山过渡到长江。“江水泱泱流今古”谓长江之水浩浩荡荡,奔流不息。此处暗合“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现代人爱用“源远流长”比喻历史悠久,古人则常用“逝水东流”比喻古往今来的历史变迁。妇孺皆知的例子有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苏轼与杨慎,都是巴蜀人文的杰出代表,虽所处时空不同,却不约而同地由江水引发出对历史的共鸣。

第三句“聚精会神生大禹”包含与大禹相关的三个典故:

首先,传说大禹生于石纽(今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北部)。石纽位于岷山之中,同时又是古人认为的江源所在地,此处汇聚着山川之灵气,化育出大禹。明正统十年(1445),四川出了一位殿试榜眼(一甲第二名)——叙州府长宁县(今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人周洪谟。他写过一首《雪山天下高》,其中有两句:“此去石纽无几许,昔钟灵秀生大禹。”应是“聚精会神生大禹”这句歌词之所本。

其次,“聚精会神”这句成语出自《汉书·王褒传》。王褒是犍为郡资中(今资阳市雁江区)人,擅长写辞赋。他为汉宣帝作《圣主得贤臣颂》,用“聚精会神,相得益章”形容尧、舜、禹等圣王在位,上下齐心协力,精诚团结。

再次,“聚精会神”又形容精神高度集中,心无旁骛,这与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传说相吻合。据《史记·夏本纪》记载,大禹治水“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李白的诗《公无渡河》大禹理百川,儿啼不窥家。”这表现出大禹办事劳身焦思、专心致志。

因此,“聚精会神生大禹”全句叠用典故,言简意丰,借大禹的生平事迹,不仅表达出汇聚巴山蜀水之灵气,造就一方人才的意思,同时还指出了成就一番功业需要像大禹治水一样,具有专心致志的敬业精神和上下齐心协力的团结精神。

第四句“近揆文教远奋武”出自《禹贡》,也同大禹的功业有关。众所周知,《禹贡》叙述大禹统一中国的功绩,除了治水,还有用“九州”和“五服”两种形式对天下进行规划治理。九州为中国本部,分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个州。五服是以国都为中心,由近到远,每五百里向外扩张一圈,依次为甸服、侯服、绥服、要服、荒服。从甸服至绥服,属于九州的范围之内,要服、荒服属于九州之外。在“九州”的划分中,蜀地属于梁州的一部分。在“五服”的划分中,蜀地属于绥服,处于九州的边陲,与蛮夷接壤,主要职责是安抚四夷。《禹贡》曰:“五百里绥服:三百里揆文教,二百里奋武卫。”意思是绥服的区域纵深五百里,其中,三百里以内的地区推行文教,以招徕四夷;三百里以外的地区致力于武备,以抵御四夷。从历史上看,四川是我国开发西南边疆、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基地,所担负的正是“近揆文教远奋武”的使命。这句歌词对四川的定位准确,用典精当,体现出作者深厚的经史功底和审时度势的远见卓识。

以上四句为歌词的第一部分。作者不仅谙熟巴蜀掌故,信手拈来,而且讲究章法的起承转合,文势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首先以“岷山开天府”起,承之以“江水流古今”,再由山水形胜转到大禹的功业,最后以“揆文奋武”的使命作结。同时,“揆文奋武”又在整首歌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奋武”呼应第五句“桓桓熊罴起西土”,“揆文”呼应第六句“锵锵鸣凤叶东鲁”。

“桓桓熊罴起西土”,典出《尚书·牧誓》:“尚桓桓,如虎如貔如熊如罴于商郊。”这是周武王在牧野誓师时说的一句话,意思是希望将士们威武雄壮,像虎、貔、熊、罴一样,奔向商都朝歌郊外的牧野战场。因为周人兴起于今陕西省西部,故称“西土”。相传,蜀是随武王伐纣的八个盟友“庸、蜀、羌、髳、微、卢、彭、濮”之一,所以蜀地也包含在“西土”范围之内。

“锵锵鸣凤”典出《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凤皇于飞,和鸣锵锵。”原本是关于田氏代齐的一个预言,意思是一对凤凰在天上飞翔,相和而鸣的声音清脆嘹亮。象征陈国的田敬仲夫妇前往齐国避难,结果田氏在齐国发迹坐大,反客为主,取代了齐国姜姓的统治。但是,这则田氏代齐的典故与巴蜀文化毫无关系,对比前面各句歌词清一色用巴蜀掌故的情况来看,我们推测“锵锵鸣凤”仅是取其意象,实际上是借用《凤求凰》的典故,以“鸣凤”指代司马相如。据说在骆成骧的原词中,本句作“锵锵鸣凤适东鲁”。东鲁,指春秋时期的鲁国,因孔子是鲁国人,东鲁被视为儒学的圣地。《三国志·蜀志·秦宓传》曰:“蜀本无学士,文翁遣相如东受七经,还教吏民,于是蜀学比于齐、鲁。”意思是蜀地本来没有学士,西汉蜀郡太守文翁派司马相如到东方去学习《诗》《书》《易》《礼》《春秋》《论语》《孝经》这七部儒家经典,回来传授给官吏百姓,于是蜀地的学术与齐、鲁一带旗鼓相当、并驾齐驱。但是,原词作者可能误读了上面这句话,所谓“相如东受七经”并不是说司马相如到鲁地学过儒家的“七经”,此处的“东”应指长安,而不是齐、鲁。这大概就是张澜先生将“锵锵鸣凤适东鲁”的“适”改为“叶”的原因。“叶”同“协”,有和谐、媲美的意思,对应“蜀学比于齐、鲁”的“比”。

最末三句“和神人,歌且舞,领袖群英吾与汝”,以第一人称叙事,文字浅显。据说“和神人”一句,原词作“祭神人”,联系作者骆成骧的状元身份,“祭神人,歌且舞”疑指殿试放榜后,状元率领新科进士诣孔庙行释褐礼的场景,类似《神童诗》说的“英雄三百辈,附我步瀛洲”。所以最后一句“领袖群英吾与汝”,很像是状元说话的口吻。当1926年国立成都大学成立时,科举早已废除,行释褐礼已不合时宜。所以,张澜先生改“祭神人”为“和神人”。“和神人”意谓协调人神关系,扩大了原词的内涵,不再局限于祭祀。“歌且舞”,可以指歌舞迎神的祭祀风俗,又可泛指载歌载舞、尽情欢乐的场面。

总之,《四川大学校歌》出自清末状元骆成骧之手,经“川北圣人”张澜改订,将蜀地山川风土、经史掌故谱入歌词,笔力雄健,属辞博雅,是彰显四川大学深厚历史底蕴和人文精神的珍贵遗产。至今咏之,仍然不同凡响。


本文作者: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  李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