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故事川大 > 正文


文科楼(泓文楼)记事

发布时间:2021-01-20      点击次数:


在四川大学望江校区文理图书馆对面,校史展览馆旁,玉章路东侧有一幢现代且略显陈旧的楼宇,春天时节,百花在其左右盛开,夏季时分,硕大的泡桐树淡紫色花朵次第开放,深秋季节,金灿灿的银杏叶迎风飞舞,寒冷冬季,梧桐树叶洒满楼前,它就是川大人口中常念道的“文科楼”。

                 2FBEC                    


文科楼,又名“逸夫楼”,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由香港著名实业家、慈善家邵逸夫先生捐赠1000万港币和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即之后的教育部)出资人民币420万共同修建的。文科楼的开工时间为198865日,于22个月后的1990430日修缮一新并交付使用。1991521日,邵逸夫先生、方逸华女士一行40余人应邀访问四川大学,香港邵式影业著名影星狄龙也是其中一位,学校在文科楼前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



1991年5月 邵逸夫先生一行访问四川大学



大楼总建筑面积14488平方米,由四川省建筑勘测设计院设计,四川省第一建筑工程公司施工,该大楼曾获得邵逸夫第二批捐赠建设项目评比一等奖。

文科专业历来是四川大学富有特色的基础学科,在国内外具有较大的影响,在文科楼建成之前的1986年,四川大学共有中文、新闻、历史、档案、哲学、图书情报、法律、国民经济管理、外经外贸和外文等12个文科系,同时还有汉语言文学、宗教、古籍整理、人口、南亚等11个独立文科研究所,有6个文科博士授予点、34个文科硕士授予点,文科学生4120人,教授及副教授582人,徐中舒、缪钺、杨明照、张永言、隗瀛涛、童恩正等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

33647


在文科楼修建之前,四川大学文科类学院和科研机构散落在学校各个楼宇中,“四川大学本就以文科见长,但在当年并没有一栋单独的教学楼提供给文科系”,“不仅是文科系,还有许多研究所都分散在各个不同的楼宇里,教学与做研究都十分不方便。”时任四川大学副校长的陈国易如是说,为方便教学、方便管理、整合教育资源,学校经过详细的考虑并在逸夫基金的支持下决定在学校非常显著的地方修建集文科类学院及科研机构为一体的综合性大楼——文科楼,最初请求修建的建筑面积为17000平方米。

当时学校要求文科楼的建筑标准要高于学校内其它的教学用房, 要实用、坚固、耐久、美观、大方、舒适,要反映出现代建筑的水平,要与大楼前的图书馆、旁边古老的望江楼相协调,要为师生创造一个优美的教学科研环境。文科楼的建成,极大地改善了学校文科系的办学条件,大楼也成为四川大学当时最为倩丽的一道风景线。


5B2BC


在四川大学,除了这座大楼外还有五幢以邵逸夫名字冠名的大楼,它们是望江校区逸夫科技楼(1993年落成)、华西校区基础医学实验楼(1993年落成)、望江校区逸夫科学馆(1994年落成)现更名为致理楼、望江校区博物馆(2005年落成)和江安校区综合楼(2006年落成)现更名为易明楼,如此多的逸夫楼修建在同一所高校内这在全国高校实不多见,也足见邵逸夫先生对国家教育事业的支持和对四川大学的厚爱。



D8778

望江校区逸夫科技楼铭记



2FDC0

华西校区基础医学实验楼铭记



1B291

望江校区逸夫科学馆


2013年四川大学为了进一步完善校园文化视觉形象识别,对校园内的道路、楼宇等在调研考察、校史文化资料查证的基础上进行了重新的命名,文科楼,这座在川大人心目中被叫了二十多年楼宇正式更命为泓文楼。

时值今日,在泓文楼内还悬挂着当时文科楼(逸夫楼)的修建铭记:四川大学文科楼(逸夫楼)乃香港著名人士邵逸夫先生与国家教育委员会共襄盛举,割资同创。逸夫先生于造就人材殷殷加意焉,慨然惠赠港币壹仟万圆,国家教委敦崇教育大业,拨款人民币肆佰贰拾万圆,一九八八年六月五日鸠工开建,一九九零年四月三十日内外缮葺甫毕,计建筑面积壹万肆仟肆佰捌拾有捌平方米。锦水之滨,文化之邦,斯楼新成,轮奂其美,爰志其事,用资纪念。惟我莘莘学子,崇德益智,砥行绩学,以昌其文,以感国家教育委员会及逸夫先生之嘉意焉。——四川大学 一九九零年四月三十日。

此铭记及大楼外墙上的文科楼、逸夫楼字样均由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何崝教授所书。



1A95F


随着四川大学的不断发展壮大,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特别是学校教学区域职能的重新划定,学校新校区——江安校区被赋予更多的教学职能,原来云集于泓文楼的众多文科院系也逐步搬出了他们教学和工作二十多年的工作场地,搬进了位于江安校区的文科楼群——文襄楼。在新的历史时期,泓文楼,这座铭刻着川大记忆的楼宇,被学校赋予崭新的内涵——四川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相信它在今后的岁月中必将焕发出勃勃生机。


  文/沈军 陈玉峰

  图/四川大学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