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故事川大 > 正文


【“川大党史故事”之十一】雨后春笋般的进步社团

发布时间:2021-06-15      点击次数:


川大从峨眉迁回成都后,结束了与世隔绝的状态,为同学们了解和关心时事政治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黄季陆任校长之后,主张学术自由,招纳学界名流,川大的学术空气也逐渐活跃起来。此时,处在民族危亡的严重时刻,特别是1944年国民党军队在豫湘桂战役惨败,独山失守,人心动荡,反投降、反内战、反专制的人民民主运动日益高涨。所有这些,为进步社团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194410月,川大民协成立之后,把发展进步社团作为组织领导学生运动的主要活动方式和主要措施,这就使得各式各样的进步社团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

1944年冬至1945年春,川大除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有的文艺研究会以外,陆续诞生了时事研导社、文学笔会、女声社、自由读书会、自然科学研究社、自由新闻社等20多个进步社团。1945年上半年统计,川大学生3000多人,参加进步社团的学生约400人左右。同年128日,向校方登记注册成立的“川大声援昆明血案联合会”就有自然科学研究社、文学笔会、文艺研究会、女声社、时事研导社等19个团体。川大进步社团直到19488月大逮捕以前,仍有20多个,名称与以前不同的有新闻线社、三人行社、星五剪贴社、旭光学术研究社等。

这些学术社团,大都有共产党员、民协成员、民盟盟员参加并在其中发挥领导骨干作用;这些社团是中共团结群众、教育群众、开展工作的重要阵地,也是对敌斗争的有力工具。由于它们群众基础雄厚,便于争取广大中间同学,培养革命骨干,因而联合起来开展斗争,往往声势浩大。在1944年至1948年期间,川大学生运动都同社团的活动密不可分。

川大进步社团的作用,不仅表现在平素的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和壮大革命力量上,也表现在激烈斗争的众多事件中。每次大的革命行动,往往以学术团体的联合行动出现,声势浩大,冲击力强。1945年初,各进步社团以联合行动拒绝校方对壁报的检查;4月,以17个社团名义声援《华西晚报》;12月,以20多个团体名义声援昆明“一二·一”血案;以19个团体名义揭露“李实育事件”真相,发出告各界同胞书;19475月,以20多个学术团体名义声援京沪平津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斗争;等等。

川大进步社团数目多、变动大,影响比较大的有:

文艺研究会

它是川大较老的学术团体,成立于抗战初期。最早的负责人是李伏伽、张宣,老会员有倪受禧、方敬、袁珂等,还有韩天石、王怀安、缪海稜等。发展对象是文艺爱好者。抗日战争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一批共产党员、民协会员、民盟盟员陆续加入,并在其中成立了民协小组、民盟小组,工作日渐活跃起来。1945年后,吕启光、李明梁、李远山、刘玉华、李远岑等民协会员先后担任过该会负责人。其成员最多曾达100余人。

时事研导社

前身是时论剪贴社,由吴祖型、赵锡骅于1944年秋季创办。开初剪贴《大公报》《英美之声》中揭露时弊的评论,不久又通过诗人邹荻帆、孙跃冬弄来一些盟军反攻日本的图片,丰富了剪贴的内容。后来又开展了时事演讲会、讨论会,不限于剪贴,故更名为时事研导社。曾邀知名教授文幼章、杨伯恺、黄药眠、陶大镛、彭迪先讲演。学习和讨论过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朱德的《论解放区战场》等。赵锡骅、鲁在璇、陈振环、刘光书先后任过该社负责人。其成员一般有三四十人。

文学笔会

1944年下半年,由青年诗人杜谷、孙跃冬发起成立。编印了《旗》(诗歌)、《山水·阳光》(小说散文)、《野花与剑》(杂文)等壁报。还经常举行文艺座谈会、报告会、纪念会和演出活动。成都市第一台秧歌舞《兄妹开荒》,就是该会于1947年排演的。在历次革命斗争中都积极带头参加,是学生运动的骨干力量之一。负责人先后有杜谷、孙跃冬、赵锡骅、邓文质、李安澜、陈万堂等。会员经常维持在40人左右。

女声社和自由读书会

这是1945年先后在女生院成立起来的进步社团。女声社由黄立群(即徐特立的外孙女徐舟)发起创立,首届负责人是黄立群、李慧明,成员中有江竹筠。出版壁报《女声》,提倡妇女解放。女声社除积极参加全校学生运动以外,还极力为女同学谋取切身利益。1945年推举女声社成员陈光明担任女生伙食团经理,1946年春她竞选第三届学生自治会理事长成功,成为川大学生会第一位女理事长。为了扩大女生联系面,1945年春,发起组织了自由读书会,成为女声社的姊妹团体。自由读书会的活动主要是筹集资金,购买图书刊物供女生阅读。负责人有陈璧云、冉正芬、范连芬、马秀英等。女声社、自由读书会各有成员20多人。

黎明歌唱团

19464月,由何懋金、陈为珍、胡文熹发起创立。这是为了同官办的川大合唱团唱对台戏,为了推广秧歌、陕北民歌和各种进步歌曲,用音乐,特别是歌咏活动形式团结青年而成立的。以门德尔松的《黎明歌》为团歌:“天上没有星,地下人寂静,我们期待黎明快来临!黎明快来临!黎明快来临!来临人间就幸福和平,来临人间就幸福和平!”它以钢琴伴奏,四部混声合唱,唱出了进步青年心中的时代最强音:“东方红,太阳升!”该团曾出版过几集《黎明歌唱集》,在校内外发行。川大进步学生战斗在哪里,黎明歌唱团的歌声就唱到那里。该团人数1948年发展到80多人。负责人是陈为珍、胡文熹。何懋金、蒋开萍、马秀英、郝耀青、李慧明等五位烈士,都是该团成员。

自然科学研究社

1945年春,为了团结理、工、农各系同学,使学生运动更加广阔,由化学系和物理系进步学生发起成立。参加了川大历次学生运动。出版《情报导刊》,举办哥白尼纪念晚会,居里夫人纪念晚会。邀请袁翰青、杨秀夫等教授作学术报告。参加该社的同学,学业成绩一般较好,后来许多人都成为学者、专家,又培育了郝耀青、张大成这样的革命烈士。负责人刘承俊、蒋国基。成员约40多人。

旭光学术研究社

1946年创立。负责人张乐山(张天义)、邱蕴白。出版壁报《旭光》,开展读书活动或讨论。演出过活报剧《不,我们要活下去》。成员30人左右。

长征社

由参加印缅战区的反法西斯战争、复学后又参加反蒋斗争的进步学生所组成。负责人是李安澜。它与从军学生中的反动分子,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积极参加了1946年至1947年的政治斗争,尔后又酝酿下乡进行武装斗争。

川大文摘社

成立于1947年秋,由共产党员向定和、杨俊创办。出版《川大文摘》半月刊,主要转载解放区、香港等地出版的进步刊物上的文章。开初由进步同学募集经费,油印数百份;后来由党供给经费,改用铅印,每期印数千份,发行校内外。1948年夏被反动当局以“为匪昭目”的罪名查封停刊。

学术团体联合会

1946年下半年,随着学术团体的增多,为了协调进步社团的行动,为了代替进步学生未能完全掌握的学生自治会,向校方登记成立的。其活动方式是举行社团联席会。这个联合会也称“学联”。1947年到1948年期间,川大学生运动曾与全国学联(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发生联系,扩散川大学运信息,交流学运资料。

(节选自(《四川大学史稿》第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