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故事川大 > 正文


望江校区的那些楼宇

发布时间:2021-12-09      点击次数:


2955E

知文楼(东一教学楼)

一直以来,四川大学望江校区老川大的“望江三馆”(校史展览馆、化学馆和物理馆)作为标志性建筑为人们津津乐道。殊不知在这“三馆”的南面还坐落着三幢古色古香的中式建筑,其中的知文楼(现川大干训基地)所处的地理位置最为突出、最为醒目,许多师生和来校人士一眼就能清楚地看见,其恢弘的气势、楼前笔直的听荷西路和路两边参天的法国梧桐让人见而难忘。相比之下,在其身后一片密林深处中若隐若现的两幢四层楼高的中国式建筑则不那么引人注目。这两幢楼宇被玉章南路分隔开来,向东一侧的叫萃文楼,就是人们常说的东四教;向西一侧的叫瑞文楼,大家更多时候称之为东二教。这两幢具有浓郁中式风格的建筑和知文楼均成坐南朝北布局,它们同“望江三馆”一道在某种程度上保留着老川大的印迹,徜徉其间颇能感受到历史的沉淀和岁月的悠长。

1E863

听荷西路和两旁的梧桐树

据四川大学档案记载,知文楼,原名东一教学楼,建成于1951年,曾是四川大学主要的教学场所,现为“干训基地”——四川大学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四川大学四川省干部教育培训基地,由于该楼经多次维修,其建筑风貌与最初时已经有很大的不同。瑞文楼,原名东二教学楼,建成于1955年,以前和现在都是四川大学主要的教学场所,目前一至三楼均为手机互动教室,有多学科多门类专业在此授课。萃文楼,原名生物楼、文史楼、东四教学楼,建成于1957年,由四川省城市建筑设计院设计,曾是生物系、诸多文科系及四川大学博物馆所在地。上世纪五十年代留法归来的生物系系主任雍克昌教授曾在该楼前面开辟了生物教学实践基地。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博士也曾在萃文楼四楼参观过当时的四川大学博物馆,该楼现为公共管理学院的办公教学场所。

8F70

上世纪八十年代,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博士参观川大博物馆

萃文楼和瑞文楼的建筑风格完全相似,它们都保留着当初落成时精致的大屋顶、楼顶四角的斗拱以及向上的飞檐,飞檐的上面均塑有造型相同的飞鸟形象。如果不是无人机无可比拟的视角优势,我们很难发现屋顶上保留着十座南北对称的小阁楼,这种造型在老川大的所有建筑中绝无仅有,美轮美奂。每个小阁楼屋顶上同样塑有一只飞鸟,小阁楼窗户由横式的木条构成,远远望去就像百页窗。与小阁楼窗户不同的是大楼的窗户均由中式的木制小方格花窗构成,给人一种横竖相宜的感觉。

CA10

瑞文楼(东二教学楼)楼顶造型

从外立面看这两幢大楼与四川大学所有的建筑一样均涂有显著的川大标识性颜色——锦绣红和优雅灰,这是新的四川大学赋予它们的颜色。人们从外面看它们是三层楼的建筑,但内部却是实实在在的四层楼房,因为最上面一层被大屋顶遮住因而不能见,原来楼内的木制地板由于考虑安全及负荷承载因素经改造加固后变成了现在的水泥地面,但通往楼上的木制扶栏还保留着当初的风貌。

18E80

瑞文楼(东二教学楼)

两幢大楼四周的树木早已长成参天大树,比肩而立、交相辉映。其中的红杉林最为耀眼,每到夏季时一片葱绿,秋冬季节在阳光照耀下会同玉章南路著名的川大银杏以及常绿的松柏,呈现出红色、金黄、翠绿的色彩,煞是好看。据很多老川大讲,在1949年成都解放前夕这一片区域曾被叫做“解放区”,有很多进步学生在那里进行着一些革命活动,他们用唱歌跳舞的娱乐方式,传播解放区和人民解放军的各种消息。

18AA0

萃文楼(东四教学楼)

今年的冬天来得似乎有点晚,望江校区的楼宇还被浓浓的秋色围绕着,楼外的红杉、银杏、翠柏层层叠叠,斑斓夺目。阵阵微风吹过,这些楼宇的前世今生也在悠悠岁月的长河中缓缓诉说,轻轻摇曳......

本文作者:四川大学档案馆 沈军 陈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