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故事川大 > 正文


我用一生爱中国——华西坝“CS孩子”伊莎白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2-11-03      点击次数:


我幸运见证了这个伟大的时代,我相信我深爱的中国越来越好!

——伊莎白•柯鲁克


20199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一位拥有英国和加拿大双重国籍的“国宝级外国专家”——伊莎白·柯鲁克颁发了“友谊勋章”,这是我国对国际友人授予的最高荣誉。特别的是,伊莎白是一位生长在华西坝,把人生最美好的年华留给了中国,比中国人还了解中国的国际友人。

7ECA

习近平主席向伊莎白颁授中华人民共和国“友谊勋章”

1915年,一个漂亮的“洋娃娃”在成都四圣祠北街的一户家庭诞生,夫妻俩都是加拿大人。他们给她起了一个好听的英文名Isabel(伊莎白),还有一个内涵丰富的中文名饶素梅。父亲饶和美(Homer G.Brown1912年从加拿大来到成都,参与华西协合大学的创办,母亲饶珍芳(Muriel Hockey Brown) 1913年来到成都,热心教育事业。父母都重视孩子的教育,坚持给他们请中文家教,阅读中文书籍,为伊莎白打下了坚实的中文基础。

A547

幼年的伊莎白在华西坝(1918年)

6岁时,伊莎白进入了一座中西合璧,按加拿大标准创办的全日制学校“Canadian School in West China”学习,成为了华西坝上一名快乐的“CS”孩子。这群“CS”孩子生活在华西坝,同时受到中西方文化的熏陶,中国话比英语更流利,英语反而成了外语,热情宽厚的成都人对这些“洋娃娃”们也极其友好,把他们当成家里人,免费给品尝美食,麻婆豆腐、回锅肉这些色香味俱全的川菜成为了他们一生的至爱。伊莎白在华西坝快乐地学习和生活,运动天赋也得以充分展现,华西协合大学校园里的水渠,树林,甚至屋顶都成为了她的乐园。母亲很支持她敢于挑战的勇气和智慧,常常带他们到四川的山里游玩,感受中国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真实的百姓生活,鼓励他们去旁听华西协合大学经常举办一些学术交流、报告等活动。当年这些有趣的“游戏”、开放的课堂、传统的中国文化、独特的中国美食,还有称呼她中文名“饶素梅”的中国朋友等,都极大地加深了伊莎白对中国生活的热爱,为她选择扎根中国
工作和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17A7

1932年,17岁的伊莎白(第七排左一)与“CS”师生在华西坝志德堂前合影

1932年,伊莎白从华西坝上的高中毕业后,考入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攻读儿童心理学,攻读硕士研究生时又选修了最喜欢的社会人类学课程。1938年,学有所成的伊莎白毅然选择回到正全面抗战、硝烟弥漫的中国成都,在华西协合大学考古博物馆馆长葛维汉的支持下,开始了她所热爱的人类学调查研究。

9C97

饶和美夫妇送别即将去杂谷脑河谷做田野调查的伊莎白(左一)

19393月,伊莎白与友人一起从成都出发,用自行车载着行李包,翻越泥巴山,来到四川汉源赵侯庙,走近“害羞的民族”——彝族,开启了人类学调查的序曲。不久后,她沿着松茂古道走向咆哮的杂谷脑河,来到四川理县甘堡乡八什闹考察藏羌村寨,成为第一位走进藏区的人类学西方女学者。在理县做社会调查时,面对依旧的满目疮痍,伊莎白意识到基督并没让穷乡僻壤的苦难农民摆脱疾病和饥饿,她一方面感激父母在中国生下自己,另一方面又对身为加拿大传教士父母所崇信的感到有些虚幻。为此在挨家挨户调研的同时,伊莎白总想多为村民做些事情,看见村上小学老师不够,主动要求给娃娃们上英语课,看见村里的老少妇女都在用极为原始的方法捻毛线,从没见过纺车,决定马上回成都买一架纺车,为村民带回现代纺线技术。经过近一年时间在泥泞与炮火中的深入调查,伊莎白写下大量的社会人类学日记,为理县留下了许多风土人情的珍贵资料。

BF07

1939年伊莎白背着纺车坐溜索过河

1940年,伊莎白接到中华基督教协进会派遣的一项新的重要任务,到四川璧山兴隆场(今重庆市璧山县大兴镇)逐户调查当地农民经济生活状况,为筹建食盐供给社做准备。经过三天颠簸,伊莎白从成都来到空战后焦糊味还未散去的璧山。在协进会的领导下,伊莎白与同伴们先在镇上开办诊所、幼儿园和识字班,竭尽所能地帮助乡亲改善生活条件,拉近与当地乡民的距离。建立信任后,开始正式设计调查问卷逐户调查。差不多用了五个月时间,伊莎白和同伴脚穿草鞋,手握打狗棍,穿上和村民一样的衣服挨个走访了兴隆场的1497户人家,和村民拉家常的方式询问各家各户的经济状况、邻里关系等信息,用西方女性的细腻和独特的视角以日记形式完成了长达36万字的抗战时期四川农民生活调查报告——《兴隆场》的初稿,全景再现了抗战时期川东农村底层民众的生存状况。在兴隆场调查期间,伊莎白与英国共产党员大卫•柯鲁克相识,共同的人生追求让他们决定牵手一生。

1942年,伊莎白和柯鲁克回英国参军,结婚,加入英国共产党并肩战斗在欧洲反法西斯战场。但她一直没忘记做人类学家的理想,当她拿着当时在日寇飞机轰炸下完成的中国乡村全面社会调查访问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时,教授们称赞她挖掘到了人类学家梦寐以求的“富矿”,鼓励她去攻读蒙德•弗思的博士研究生,继续研究人类学。1947年,夫妻俩收到中国共产党的邀请信,当时的解放区正在进行土地改革,他们豪不犹豫地决定以国际观察员的身份回到中国。同年12月,夫妻俩坐着骡车来到河北省武安市十里店,深入农户进行实地调查。据当地村民回忆,伊莎白在采访他们的时候,说的中国话还带着浓浓的川味。在这里,他们观察调研了共产党领导土地革命的全过程,后来整理成书《十里店――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该书1959年在英国出版,1979年详解版在美国出版,这本书是西方学界少数真实记录土改时期中国社会的历史文献,也是近代不可多得的人类学著作。

11048

1948年伊莎白夫妇在南海山村中央外事学校

1948年,中央外事学校(今北京外国语大学)在石家庄鹿泉区南海山村筹建,中国共产党特邀伊莎白夫妇一起参与学校的创办。夫妇俩为了培养新中国外事人才,决定放弃返回英国计划。建校之初没有教材,伊莎白和大卫便从英文报刊等方面挑选范文,用打字机夜以继日地为学生们编写内容精彩、易学易记的教材,这样的教学内容实用且更贴近生活。没有钢笔,他们就用高粱秆或废纸卷成纸筒当笔杆,插上钢笔尖,蘸着墨水写字。在如此艰苦的环境里,当穿着“土八路”粗布衣服的大卫充满诗意地诵读英文时,学员们仍深深地体会到学习英文的意境之美,学习热情高涨。多年后,学员们回忆这段求学经历时感慨道:“在南海山,我们吃最粗粝的食品,学最纯正的英语。”

1960年,中国正面对苏联撤走全部专家,人们勒紧裤腰过着野菜树叶掺进面饼的苦日子时,年富力强的伊莎白夫妇收到了英国百年老校利兹大学的邀请,这是一个薪酬丰厚,过上优裕生活的好机会,但当他们回想起在加拿大、英国演讲时那些充满敌意的提问,再次做出“必须留在中国”的重要的选择!这一扎根,伊莎白从此再也没有离开中国,为中国教育事业和对外友好交流作出了杰出贡献。


参与文献:

1、《伊莎白:从成都走出的共和国“友谊勋章”获得者》刘淑华、周葵贾、燕妮著,《中国档案报》2020-09-23

2、《伊莎白•柯鲁克—— 从成都华西坝走出的共和国“友谊勋章”获得者》成都武侯区地方志办公室,2019-10-05

3、《我用一生爱中国》谭楷著,天地出版社,20224月。


文:高霏

图:来自网络、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