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故事川大 > 正文


档案见证国立四川大学与成都城市发展

发布时间:2023-04-20      点击次数:


四川大学档案馆馆藏档案中有一份珍贵的档案,《四川省政府办理川大迁移校地委员会一年来会务进行状况及工作报告书》,见证着国立四川大学(老川大)与成都城市发展共生共荣的关系。1937年之前,老川大的校址主要是在皇城(也就是现在天府广场旁的省科技馆处),后迁至望江公园旁,老川大迁址,在当时是学校规模发展、以及支持成都城市建设、政府倾力支持的结果;老川大迁址后留下的场地,成为了成都城市商业经济中心。


迁址望江

八十年前,老川大的校舍分散,而且年久颓败。校长任鸿隽在很多公开场合都谈到了校舍的问题:“川大校舍一部分在皇城贡院旧址,一部分在南较场旧址。所有建筑,多属三十年前旧物,而且屡经兵燹,残破不堪,其甚者至于不蔽风雨……”。川大这所历史悠久的国立大学,校舍远远不适应现代化大学的发展需要,也无法达到建设西南文化的目的,必须改建校舍或者迁址。在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老川大迁址九眼桥边的望江楼附近。

25A7E

皇城校址会议室(清贡院明远楼)

202A6

皇城校址大门(明蜀王府前门)

馆藏档案中记载,省政府计划拨2000亩土地给川大,先划拨500亩土地以便开始动工,其余部分在之后两个月内完善手续;省政府还负责修建环校马路及沿校一带的河堤,并保证在新校舍建成之前交付使用;建筑工程进行中如果有土地纠纷则由省政府协助处理;川大校外治安也由省政府担任,必要的时候川大可以商请政府派兵驻守。因为学校搬迁费用巨大,省政府补助川大工程经费66万元,先拨8万元,同年五六月再拨5万元,之后一年内每月各拨2万元,余下部分在皇城校址的土地分期定价标卖后,陆续补给。

有了土地与经费的支持,1937年6月16日,川大新校舍开始动工。最先建设的是图书馆(即现在的校史馆)、数理馆、化学馆,这三大标志性建筑于1943年夏正式竣工。校址最后确定为:东起雷神庙至白药厂上河边,西至新村和培根火柴厂后面,南起白药厂,北自培根火柴厂、后面经白塔寺、农学院至雷神庙,均由川大树立界石。至此,老川大的校址正式固定下来,学校面积合计2270亩。破烂不堪的老川大校舍,已经被规模化、现代化的校园取代,这样的规模不仅在四川不易,在国内也属罕见。老川大走上国立化、现代化之路,开始朝着“文化策源地的综合大学”的目标努力,这一切都为现在的新川大奠定了基础。

1ED5C

1937年开始兴建的国立四川大学图书馆

42ED4

1937年开始兴建的国立四川大学数理馆


皇城改造

老川大搬迁后,省政府开始了成都市中央商业区的统一规划与建设。馆藏档案《四川省政府办理川大迁移校地委员会一年来会务进行状况及工作报告书》中可以看到,省政府首先清丈皇城范围内私有房屋水井粪池,依据规则进行迁移,这些花费约3000元;其次清点并保留皇城原有建筑物及砖瓦木石等材料,以供公共建筑或者标卖之用;最后,制定《成都市中央商业区出放土地投标规则》,拟定皇城分三期放地,进行土地招投标。

完成了这些准备工作后,省政府对成都市中央商业区进行了统一的市政规划与分项建设。

首先是道路建设。马路分特种以及甲乙丙四种标准,文连路是特种路,车道宽十五公尺、两旁人行道每边宽三公尺、一共二十一公尺;明远路、省府路、后子门街是甲种路,共宽十五公尺;东一街、东二街、西一街、西二街及至公路是属于乙种路,共计宽十三公尺;东三街、西三街是丙种路,宽十公尺。车行道用碎石来修建,这些都是由省政府负责办理,而马路两边的人行道则由房主负责修建,当然标准必须按照政府统一标准进行。

其次是排水道的建造。排水道的位置大小由政府规定,人行道下有排水道的每隔三十公尺距离做一个沉淀柜;人行道边沿条石侧面每隔十五公尺距离留进水孔一个,以便路面水流入排水道中;排水孔用铁窗罩上;各路转角处人行道均用圆角型。经过人行道及房屋地基下部分的建造费用是由房主来承担,其他费用均由政府拨款。

市政工程统一规划后,政府又统一进行建筑规划。商业区沿马路门面房屋一律规定是两楼一底,房屋的外表一律用灰色并盖上青瓦,不准使用一切目标过大的颜色;房屋建筑转拐处的外墙基线要随人行道半径作圆形。

经统一规划的市中心商业区,逐渐成为了全国闻名的商业圈,直至今日,也是成都城市最为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

老川大搬离后,留下皇城,省政府统一规划,才有了著名的市中心商业圈的存在;而搬迁到望江校区的老川大,在省政府的支持下,也走上国立化、规模化、现代化之路,成为城市文化精神的引领者,馆藏档案见证着这一切。大学依城市而立,城市因大学而盛,一座大学一座城,川大与成都,就是这样的相存相依、共生共荣,历史如此,现实如此,未来也如此。


作者:刘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