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故事川大 > 正文


黄季陆与国立四川大学

发布时间:2023-10-26      点击次数:


一、黄季陆先生的早年经历及长校川大的背景

黄季陆先生,1899年生于四川省叙永县。1908年,他九岁时,由长兄黄寿宣(同盟会会员,参加过泸州起义,护国之役死于川西)带到成都,以幼童的身份照顾因同盟会在成都起义失败而被捕下狱的族兄黄方、杨维等志士,他借去大牢探望的机会为同盟会传递消息。1911年(辛亥)年,四川兴起保路风潮,是年4月,保路同志会在成都川汉铁路公司门前举行成立大会,声讨清廷丧权辱国,要求收回路权。年仅12岁的黄季陆登台慷慨陈词,疾呼:"我们要争气,要保路,……要把路权收回来。"全场震惊。当时,他在成都强国高等小学读书,名黄学典,率先发起组织该校小学生保路同志会,并担任会长,率领一批童子加入了保路运动请愿行列,受到同盟会党人赞赏。1913年,经同盟会员黄树中(复生)介绍,到上海往谒孙中山先生,受到孙先生慰勉,劝其仍入学读书。1918年后,黄季陆辗转上海、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地求学。毕业回国后在国民党上层担任要职。

1939年,经国民党元老戴季陶的推荐,在四川省主席张群的支持下,黄季陆于次年开始出任国民党四川省党部主任委员。当时,四川大学的校长为国民党中央委员、CC系重要人物程天放,学校已疏散去峨眉山,免受敌机轰炸干扰,因而成为大后方最完整的高等学府。校长职务成为国民党各派系争夺的对象。特别是主持四川军政的张群,他不愿CC系的人在他的管辖范围内发展势力,遂在戴季陶的支持下,力保黄季陆兼任川大校长。当时的黄季陆正值盛年,风华正茂,有阅历和声望,又有强烈政治欲望,加以他自己积极争取,国民政府教育部遂于1943年元月任命黄季陆为川大校长。

在其长校之初,对于当时川大疏散到峨嵋山的情况,他力主将学校迁回成都:"为什么川大要迁回成都呢?因为峨眉气候不佳,易生疾病,又加风气闭塞,聘请教授甚感困难,原有教授亦以日久生厌,纷纷思去。”黄季陆曾向教员们宣称:"在我奉命继长川大的时候,为了要替国家培育人才,便向教育部提出将川大搬回成都的意见,否则我就不愿接任校长职务。"在黄季陆坚持之下,国立四川大学终于从峨嵋山迁回成都来办学,这对于学校之后的繁荣发展垫定了基础。

学校在迁回成都后,头绪纷繁,百废待兴。经迁校委员会积极与华西公司交涉,先后接收了加紧竣工的数理馆、化学馆、图书馆,作为教室、实验室之用。以农学院旧址暂作为川大校本部,将该院暂移至城内汪家拐南城小学上课:师范学院则暂借包家巷军管区房屋使用;新生院安置在南较场原理学院旧址。另由政府拨借第十八园内房屋和租用蜀华中学宿舍57间,供教职员及其眷属暂时居住。同时充分利用农学院的房屋,作为学生宿舍。作了上述安排后,一切渐入正轨,学校遂于318日起正式开始行课。

复课后最首要的工作,就是要实践黄校长在峨眉第一次行政会议上向学生许下的诺言:把已离开学校的一批名教授延聘回来,增强师资队伍,提高教学质量,以维护川大在社会上的固有声望。黄季陆校长亲笔致函原在川大任教的吴君毅、龙守荣、裘千昌、冯汉骥、邓只淳、肖公权、赵人隽、谢文炳、杨佑之、刘绍禹、彭家元、魏时珍、周太玄诸先生,请他们返校任教。这些老教授的回校任课,无疑是黄季陆长校后一大收获。

二、黄季陆先生长校川大的成就

黄季陆在出任川大校长的第一天起即宣称:"四川大学要在建国的大业中,竭尽其国立大学应尽的义务。"并强调:"适应国家需要,不但要使川大成为全国最高最完善的学府,同时还要使川大成为世界上有名的完善的学府。"为贯彻落实这一承诺,他从许多方面着手推进学校的建设和发展。

1.千方百计扩建校园

川大迁回成都后,面临校舍不够应用的严重困难,而要建修新校舍,必需巨额基建费用,黄季陆深知这是不可能仰赖教育部给予解决的。适值19437月份,行政院副院长兼财政部长孔祥熙来到成都。黄利用时机,邀请他来校讲话,并当面陈述校舍严重缺乏的困难,请求他由财政部拨款解决,得到了孔氏的允诺。同时,黄又求得当时省主席张群的赞助,从省政府拨款350万元。并与省政府有关部门磋商协议在归本校的两千余亩土地中,划出数百亩以每亩2.7万元的代价改拨现款,又得到一大笔资金。这些都是基建资金的主要来源。此外,黄还竭力争取社会人士赞助集资。比如他利用川军师长兰文彬的雄厚经济力量,邀请其来校参观,得到他的捐款,学校便立即动工,用来修建一座教学用房,命名为"文彬馆"。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成都有一木工包工头廖建廷,承建川大一、二宿舍,他为了争取其儿子能到川大先修班读书,也愿捐建一幢房子。黄季陆认为全社会人士都来关心川大,是一件好事,便接受了廖的捐赠,并将这幢房子命名为建廷园,作为教职员宿舍。另外如神水阁的住持,也将一生辛勤保管的房屋,捐助给川大使用。与此同时,黄季陆还利用川大先修班的学生,向其家长募集奖学金。如刘湘的儿子刘济殷,当时就在川大先修班读书,黄便利用他的家庭及社会关系,募集得一笔可观的资金,充实校舍修建费用。

正由于黄季陆千方百计地筹集资金,学校才得以在新校址大兴土木,先后完成工程10余处,计有学生宿舍大楼,师范学院教室,饭厅兼礼堂,图书馆书库加楼,校长办公室及住宅,新生院教室和餐厅,教职员宿舍菊园、留青园、建廷园、华西村、回回坟等。这些房屋工程多系穿木结构的简易平房,由永固、成康、济华等建筑公司承包,公路工程则由华国营造厂承包。接着,又陆续修建大礼堂、浴室、大校门、女生宿舍、师范学院宿舍、附小等。随着院系的逐步扩大,师生的不断增加,教学设施的种种急需,基本建设也年复一年地加紧进行。1946年,川大接收了三瓦窑建国纸厂,将新生院由南较场迁入此地。19471月,又接收了头瓦窑军毯厂,川大附中、附小始由校本部列五馆迁到这里。同年3月,还接收了国防部所属兵工厂、白药厂,分别将两厂改为工学院、理学院院址,使川大校舍横跨锦江两岸,连绵五公里左右。又在校本部进行扩建的工程计有:(1)改建大礼堂,将房盖升高,地面由平面改为斜面,剧台加宽,油漆一新。(2)增建学生第二宿舍,购买朱家院改修作学生第三宿舍,并扩充了女生院。(3)增建教职员宿舍,建修桐园,购买桃林村、清隐江村等宿舍,在华西村东面增修平房11间。(4)新建学生饭厅。这些修建工程,需要巨额经费,教育部所拨经费,远远不敷开支。1946年,又通过粮食部长徐堪,拨出30万石黄谷欠粮帐,交由川大催收,作为办学经费。四川省政府也拨给川大校址地款4.2亿元,充实川大设备。从1944年到1946年,还收到各县建国奖学金6800万元。由于有关部门和社会人士的大力资助,终于解决了基建资金不足的困难。这其中也离不开黄季陆校长的苦心经营筹划。

2.扩大办学规模

1943年,黄季陆主持川大迁回成都时,只有文、理、法、农、师五个学院,二十三个系,一个专修科,三个初级师范科,共有学生1316人。由于川大已在西南地区享有盛誉,比起沦陷地区迁川的学校,条件优越,校址稳定,因而迁蓉后第一次招生,报考川大的人即十分踊跃,在提高录取标准的前提下,招收了一年级新生1031人,连同转学生共达1706人,比原有在校生还多390人。此后,随着学校的发展,不仅招生人数不断增加,而且坚持录取标准,保证收生质量。黄季陆力主录取工作中,从严不苟,宁缺勿滥。当时一般达官贵人在招生时,纷纷来函求情,希望黄校长对自己亲属从宽录取。黄季陆要校长室专人保存原信,先不予答复,待放榜后再对未录取的人发出印就的复信说:"该生成绩过劣,未便录取,希为谅察。"这种不卑不亢的作答,巧妙抵制走后门之举,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

同时,院系设置、办学规模方面,也相应地不断有所扩大。表现在:

(1)建立工学院

黄季陆长川大之初,就明确指出:"要增设实科学系,培植西南建设人才。"1944年秋,川大航空工程系和土木水利工程系开始招生,由于当时航空研究院、航空机械学校和中央水工实验室均内迁成都,学校特聘航空研究院专家林致平任航空工程系教授兼主任,中央水工实验室专家张九龄任土木水利工程系教授兼主任。航空工程系还有戴运轨教授主讲物理学,发动机专家饶国璋教授主讲有关课程。土木水利工程系师资力量更为雄厚,有留美博士、水利局总工程师李镇南教授,结构分析和桥梁设计专家周存国教授,还有程良骏、蔡家鲤、李希浸、陈秉良、刘学义等教授。为了教学需要,航空委员会赠给川大各式大小飞机20余架和工具500余件,中央水利委员会又与川大合办水工实验室,有些实验还借用航空研究院的设备。在两位系主任的努力下,执教严格,取材宏远,当时被誉为:"即已有多年历史的工程学校,亦不过如是。"

1945年秋,川大又增设机械电机系,由都江电厂厂长童舒培任教授兼系主任,还聘请成都启明电灯公司总工程师、山西迁川的铭贤农工学院、国立自贡工业专科学校的机械系主任、教授等为专任教授。后铭贤农工学院准备迁校复员时,曾赠送给川大一大批电机机械,同时川大又在渝自购一批机器,从而很快装备成机械实习工厂。

1947年,川大始经教育部批准,由理学院分出工科的几个系正式成立工学院,聘李寿同教授为院长。李氏曾留学法国,毕业于法国航空工程大学,再留学德国、意大利各一年,回国后任中山大学教授五年,兼航空机械学校高级教官,后任北京大学教授。1948年,又由土木水利工程系主任林启庸教授继任工学院院长。林是国内知名学者,早年留学英国,获得机械、土木等专业学位,曾任中央大学工学院院长。他任川大工学院长后,"其教学方针素法严格。"1948年秋,新建化学工程系又开始招生,聘请化工专家何玉昆教授任系主任。建系之初,拥有普通仪器1000余件,特殊仪器100余件。1949年,又将机械电机工程系划分为机械工程系及电机工程系。仅四年时间里,川大工学院下设有5个系,全院在读生达700余人,拥有专业图书1500多册。其实习工厂获得中国各大学工学院中最完备之实习工厂的称誉,不仅满足了学生实习需要,还生产了当时最先进的油印机、碾米机、排水机等新产品。

(2)扩充农学院

黄季陆长校川大后,顺应广大学生的要求,将原属农学院农艺系的农经组划分出来,于19439月呈报教育部准予成立农业经济系,先由曹茂良代系主任,19441月,始聘刘运筹教授为系主任,新聘的专任教授有余其心、李天福、曹锡光、李景清等人。新建的农业经济系,在师资队伍、教学质量、科研水平等方面,同农学院其他系相比,均不逊色。1944年秋,农艺系的畜牧兽医组、农业化学组均分别独立建系。畜牧兽医系拥有300余亩畜牧场,100余头优良种畜,还有兽医室,这是后方各大学所没有的。农化系聘请陈朝玉教授主持系务。农学院教授中还有著名农业学家彭家元(后任农学院长)、侯光炯等人。

(3)调整师范学院

川大师范学院原有7个系和7个初级师范专修科,初由黄建中任院长,19468月黄辞职后,由邓胥功继任院长。在黄季陆的支持下,邓为适应新的教育体制,与本校其他学院配合招收师范生,总共招生917人。当时师院教育系主任为刘绍禹教授,该系除完成本系教学任务外,还承担文、理、工、农四个学院各系师范生的教育基本课目的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4)开办夜校

为满足当时公教人员渴求知识的需要,黄季陆校长报经教育部批准,川大还于19442月创办了夜大学,校址设在南较场。修业期初订5年,期满成绩及格者,授予学士学位。同年秋,又在夜大学设立了法律、中文、商学、教育、英文、新闻等一年制选科。至1945年秋,招收夜大本科生达200名,嗣后各单位保送选科生又达800-900人,录取合格者400余人,在校学生共达624人。这些夜校学生来自100多个单位,不少人是所在单位的科股长、秘书、校长、经理,还有校官乃至少将级的军人,年龄由20多岁到40多岁,住地远至茶店子、牛市口、高升桥。但无论严寒酷暑,风雨路泞,他们来校听课始终非常踊跃,这在当时全国各大学中也是一个创举。除办夜校外,为解决一批曾投考大学未被录取的中学生继续就学问题,又办起了升学预备班(即先修班),招收了学生600余人,为他们进行补课。这个班的大部份教师均由新生院教师兼任,教学质量要求较高,因之经过补习的学生重新报考大学时录取率很高。为造就专业人才,黄季陆还在1947年左右,决定招收留学预备生,由加拿大人兰如玉女士专门办理留学生登记及介绍事宜,为川大输送留学生开辟道路。

3.积极开展教学科研业务

川大由峨眉迁回成都后,由于环境安定,适于教学和学术研究。在黄季陆的热情邀请下,一时学者云集,教师阵容日益壮大。仅半年时间,就聘请了50多位专任教授,文、理、法、农四个学院,每个系均增加专任教授三四人。法学院新聘教授达12人,开设了不少新课,如庞培云教民事诉讼法,裘千昌教民法债权篇各论,肖公权教西洋政治思想史。新聘教授中还有柴有恒、叶石荪、李光涛等,分任各专业课教学。一些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知名学者,如彭迪先、黄宪章、陶大镛等也应聘来川大任教。川大一些新系和工学院的建立,都把聘请名教授放在首位。大学教务长一职是否得人,对于办好学校,保证教学质量关系重大。黄季陆长川大之初,教务长乃是数学系主任、留英数学博士柯召,时年33岁,为当时学校最年轻的行政负责人。继柯召之后担任教务长的是叶石荪教授,叶曾留美深造多年,是一位诚朴笃实的教育家。他从1945年担任教务长之日起,对学校竭力从事整顿,成绩斐然。他为纯粹学者,诚笃不苟,聘请教授均商同校长严格审聘,同时迭函各教授,从严督饬学生作息,指导学生研究。他对川大提高教学质量、养成良好学风,贡献良多。当时川大的文学院长向楚、法学院长吴君毅、理学院长刘为涛(1946年前后为郑愈)、工学院长林启庸、农学院长彭家元、师范学院院长邓胥功,也都是一时之选,他们为提高教学质量,精心培养人才,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为了开展教学科研业务,川大还设置和扩展了如下几所研究机构:

(1)扩展科学研究所

川大的科学研究在迁回成都之后有所发展。如理科研究所,由杨秀夫教授任所长,主要研究化工学术及辅助工业的发展,多数项目与军事工业及医药有关。并开展对外服务,如航空委员会仪器修造厂、航空研究院动力组、军政部第五十兵工厂成都分厂、行政院液体燃料管理委员会等单位,均委托该研究所进行专题研究或器材化验。

2)成立文科研究所

川大的文科研究所分史学、中国文学、语言学等三组。专任教授有向楚、林山腴、庞石帚、彭云生等,研究生有十余人。所内这些专家学者,都是省内耆宿,在士林中颇具威望,他们在教学和文学研究中,作出了不小贡献。1947年奉教育部令,改为中国文学研究所。

(3)恢复西南社会科学研究所

西南社会科学研究所,早在1935年即已成立,第一任所长徐敦璋。1938年由曾天宇继任所长。所内分社会经济组及人文组。由赵人隽、冯汉骥分任研究所指导员,由于迁校往返,该所停顿了6年之久。1946年,为了科研工作的需要,黄季陆与经济系主任彭迪先筹商,将西南社会科学研究所加以恢复,并成立经济研究部,由黄季陆兼任所长,彭迪先兼经济研究部主任,招收经济研究生2名,研究的主要项目为四川的工矿业。

三、黄季陆对历次学运的态度

黄季陆身为国民党中央委员、四川省党部主任委员,要维护国民党统治的利益,不支持广大师生反对蒋介石和国民党政权、要求民主自由的正义行动,这是必然的。可是,由于他在出任川大校长的第一天起,就一再声言:"四川大学要在建国的大业中,竭尽其国立大学应尽的义务。"并强调:"适应国家需要,不但要使川大成为全国最高最完善的学府,同时还要使川大成为世界上有名的完善的学府。"因而他长校期间,不仅对教师十分尊重维护,学校一时众贤毕至,名师云集,对在校学生也很是爱护,不少学生们尊称他为"黄妈妈"

解放战争时期,在国统区反蒋爱国民主斗争浪潮不断高涨的形势下,川大和成都地区大中学校的学生运动此起彼伏。作为国民党政府委任的川大校长黄季陆,既要维护国民党的统治和他自身的地位与尊严,又想力求本校保持平静稳定,师生不问政治,专心致力于教与学。这虽是根本不可能的,然而他对本校革命师生的行动,总是先竭力劝说阻止,继之加以疏导,以息事宁人。如果军警当局伤害和逮捕了在校学生,他也能站在维持校内教学秩序和爱护学生的立场,努力进行营救及保护。这在下面两件事情中可见一斑:

第一件事是川大的三教授事件,1946312日,川大图书馆大楼前突然贴出一张所谓"新民主"壁报"启事",壁报署名发行人张烂(诬指张澜先生),主编狸像狐(诬指进步教授李相符)、盆地现(诬指进步教授彭迪先)、逃到蓉(诬指进步教授陶大镛)。在此三人名上还各写一个红""字,意即处以枪决。内容则直接把矛头指向领导学运的李相符(时为秘密共产党员和民盟中委)教授,诬称他"主张东北自治,新疆、西藏独立,出卖祖国。"此即当时轰动全校全市的"三教授事件"。这时,黄季陆校长正在南京出席会议,由叶石荪教务长代理校长,叶得知后,亲往图书馆门前撕下这张捏造事实恶意诽谤的"启事"。一时校内特务横行,气焰嚣张。事件发生后,进步学生们立即提出了"尊师重道"的口号,全校广大学生迅即积极响应,六七十位在校教授和其他院校的教授,均积极参加了这场正义的斗争,声势颇为浩大。黄季陆得到急电,马上从南京赶回成都。他了解事件经过后,立即将受坏人支持而公开肇事的学生高兴怀给予开除处分,另对参与其事的学生马云声、段兴典等给以记两大过、两小过并停学一年的处分,当在暑假期中,又撤去了丁作韶的训导长职务,解聘了川大三青团、干事长王文元的史地系教授职务,以平众怒。

第二件事是四九运动中的作为:194849日,在当时蓬勃兴起的反饥饿、反迫害的民主运动中,川大学生以争拨平价米为正当要求,集会游行奔向城内督院街省政府,向蒋介石调令来川新就任省主席的反共老手王陵基请愿,借以给他一个下马威,冲击国民党在四川摇摇欲孽的反动政权。当天,竟遭到王陵基事先策划布置在省政府内及附近如临大敌的大批军警的残酷镇压。众多学生被军警们以枪托、铁条、皮鞭等毒打得鼻青脸肿,有的被刺刀戮杀、流着鲜血躺在地上呻吟,致游训天、李维品、罗宗章等学生身负重伤。王陵基甚至当场下令扣捕了进省府面陈请愿和谈判的代表、学生132人(其中川大学生101人,余为其他学校学生)。此时,又值黄季陆校在南京出席会议。叶教务长闻讯,经交涉,只保回了部份扣押学生,但仍有32人被列为什么"奸匪",关进监狱强行审讯。"·"这一血案立即轰动全国。国民党中央急令黄季陆回川平息学潮。413日,黄即由南京飞回成都,川大"四九"后援会派出学生代表李孝碧等3人前往机场迎接,并当面控诉说:"校长!您的学生挨打了,被抓了!"黄季陆回答说:"哪个打了我的学生我找哪个!哪个抓了我的学生我向哪个要回来!"黄回校后,一面要求恢复秩序,立即复课,一面急向王陵基交涉放人。直至416日,被关押到最后的15个学生,终于完全获释出来。

 由此可见,黄季陆先生在处理这类问题时,总是以维护教学正常进行的积极层面,尽其所能的保护了学校和学生的利益。

成都解放前夕,黄季陆没有接受中共地下党员胡春浦等挽留他在大陆为新中国贡献力量的劝告,追随穷途末路的蒋介石飞赴台湾。在台湾他先后历任国民党行政院政务委员、内政部部长、考选部部长、教育部部长、总统府国策顾问、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中央常务委员、中央评议委员、中央设计考核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党史编篡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史馆馆长、总统府资政等职。1985424日,他在台北病逝,终年86岁。生前主要论著有:《光绪卅三年丁未岁四川革命起义运动》《国父的伟大及其革命志业的继承》。《我们的总理》《划时代的民国十三年》《抗战之展望》《对日外交问题》《对俄外交问题》《民主典例与民主宪政》《中韩关系及亚洲安危》,并曾主持编篡《总理全集》《中华民国史事纪要》等巨著史籍。

黄季陆先生作为国民党的元老之一,参加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民主主义革命活动,在抗日战争期中,受命接长四川大学直到成都解放前夕。解放前夕他虽随国民党政府赴台,但乡情犹浓。晚年,他闻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欣欣向荣,家乡面貌焕然一新,常发怀旧思乡的感叹,也曾表达想要回到他年轻时投入许多热忱与希望的川大去看看的心愿。但终因身体等诸多原因未能如愿。他生前对祖国的统一,具有较强烈的愿望,这也反映了赴台多年的国民党军政人员的共同心声。

参考资料:

1. 《四川大学史稿》编纂委员会编:《四川大学史稿》(第一册)20068月,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

2. 李有为,《黄季陆略历及长川大建树》,成都市政协文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成都文史资料》(总第十九辑)。

文:甘露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