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故事川大 > 正文


从“江姐”到“江竹筠”:我的认知之变——江姐纪念馆志愿讲解员林丽心得

发布时间:2024-11-07      点击次数:


“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

自小说《红岩》问世后,“江姐”江雪琴这个人物总是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面对毒刑拷打时的坚贞不屈、面对同志难友时的勉励相持、面对民族国家时的热忱深爱……小说中的人物塑造和情节叙述无不令人动容。“晨星闪闪,迎接黎明。林间,群鸟争鸣,天将破晓。”在小说的描写中,这样的黎明无疑象征着无限的希望和光明的未来,但现实中,同样也是在这样一个黎明即将到来之际,就在重庆解放前十余日,江竹筠不幸遇害,牺牲时年仅29岁。一个年轻生命的陨落,不禁让人慨叹惋惜,一段热血沸腾的故事,着实令人肃然起敬。

继小说之后,随着《烈火中永生》和《江姐》等一系列影视作品的问世,一个“蓝旗袍红毛衣”的革命女性形象也广为流传。作为一个重庆人,对于红岩精神也可以说是从小耳熟能详,小说里的描写以及影视作品的演绎便在我的脑海中构建起了“江姐”这样一个坚韧志士的形象,她身上所体现的“江姐精神”也象征着敢于为革命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但在有幸成为一名江姐纪念馆的讲解员后,我才发现,原来自己对“江姐”的认识还远远不够。

2019年3月,偶然看见凤鸣志愿者讲解队的招新推送,并了解到讲解队主要的讲解对象便是校史展览馆和江姐纪念馆,我便毫不犹豫地报了名。经过层层选拔和培训,我正式成为了一名江姐纪念馆的讲解员,更重要的是,我对“江姐”有了全新的认知。

于我而言,“江姐”变成了一个鲜活的“江竹筠”。

如前所言,以往“江姐”在我心中的形象几乎是固化单一的,她就是那个饱受酷刑但仍不屈服的坚毅女性,就是那个身着蓝旗袍红毛衣的短发革命者。但是,随着讲解的推进和知识的扩充,她在我心中的形象逐渐变得鲜活饱满——她也是那个勤奋刻苦的川大学生,她还是那个留书托孤的慈爱母亲,她是那个有血有肉的江竹筠。

作为一个学生,江竹筠从小便是一个砥砺向学的人,若用时下流行的词语来指代,那么她或许可以被称为一个不折不扣的“学霸”。受条件所迫,江竹筠10岁便到织袜厂当童工以补贴家用,12岁才进入重庆私立孤儿院小学念书,即使连跳三级也能名列榜首。随后在南岸中学、中国公学附中、中华职校等校求学期间,她不仅念书用功,同时还逐渐开始追求自己的革命理想。但在学习方面最让我佩服的一点,还是她进入川大求学一事。1944年,由于江竹筠在重庆开展革命工作时被跟踪,党组织便安排她撤离到成都。但当她5月抵蓉后却没有适当的职业,于是6月才决定报考国立四川大学,在经历两月的复习苦战后,便顺利考入了农学院的植物病虫害系。入校后,江竹筠还给代号为“妈妈”的党组织写信,决心要“读好书,取得优良的成绩”,事实证明,她也身体力行地践行着自己的诺言。

也许对于我们这一代的年轻学子而言,永远无法真切地想象当时的学习环境究竟如何,但在了解了江竹筠个人的求学经历之后,我们也可一窥动荡年代的求学之艰,因而不禁感叹:前人勤勉如斯,今人更当弘毅。

作为一个母亲,江竹筠在某种意义上或许有些“不称职”。产子四月后,江竹筠便携子重新回到重庆开展工作,因工作繁忙,甚至不得不托人看顾幼子。要兼顾“革命者”和“母亲”这双重身份,实非易事,但在当时的时空环境中,这样的舍小我而成大我,无疑也是众多革命先辈的选择。但即使现实中有诸多无奈,也并不意味着江竹筠对儿子的爱意有所褪减,同时,她更将这份母爱升华成了另一种大爱。在被捕入狱一年多后,江竹筠写给谭竹安的信中提到这样一句话:“假若不幸的话,云儿就送给你了,盼教以踏着父母之足迹,以建设新中国为志,为共产主义革命事业奋斗到底。”这句话,便深刻体现了江竹筠人物形象的立体鲜活,其作为一名普通母亲的柔情和作为一名共产党人的坚韧都被展现得淋漓尽致。尽管她并不知道自己的生命仅余三月,尽管她在信中也表示自己有“必胜和必活的信心”,但面对命运的未知性,她还是不禁做了最坏的打算,尽力为幼子寻求依托。

“革命志士”“川大学子”“年轻母亲”,这三重身份的融合,使得“江姐”在我心中逐渐变成鲜活的“江竹筠”。自从担任江姐纪念馆的讲解员以来,我所接待的参观者既有朝气蓬勃的孩子,也有风华正茂的青年,还有稳重持成的长者,我在给他们讲述人物故事的同时,他们也在不断丰富着我的讲解体验。一方面,他们在参观前后对江竹筠乃至红岩精神大都有着自己的认知和理解,在交流互动中,我也能够根据他们的反馈来适时调整。另一方向,在面对不同的受众时,怎样的叙述方式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这其实也是在讲解过程中不断进行着的经验积累。

2019年11月14日,江竹筠牺牲70周年之际,江姐纪念馆正式开馆。作为仪式结束后首场参观的讲解员,我面对的是教育部、四川省及学校领导。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大家在参观过程中不仅认真聆听有关江姐以及其他川大英烈的点滴事迹,并适时交流探讨,也分享了自己对“江姐精神”的认知以及成立江姐纪念馆的看法,这无不反映了各级部门和学校对弘扬“江姐精神”的重视,于我自己的认知理解也大有裨益。

而后,面对部分社会媒体的采访,以及央视新闻、封面新闻等媒体的影像拍摄,我在配合相关采访和摄制的过程中,也深刻意识到媒体推广的必要性。一方面,川大作为江竹筠曾经学习和生活过的地方,建设此主题展馆以作纪念,并宣扬其优秀精神,不仅是川大对特色校史资源的有益转化,也是自身的一种义务。另一方面,社会媒体的报道推广,也是进一步弘扬“江姐精神”的重要渠道。校媒配合,更能强化这种传播效能,助推“江姐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播传承。而作为一名江姐纪念馆的讲解员,能够参与其中实乃幸事,更是责任。

在担任“讲解员”这个角色时,我们所有志愿者所践行的,既是在解读一个人物的生平事迹,更是在展示一个时代的缩影、讲述一个群体的故事。正如诗歌所写:“你是丹娘的化身,你是苏菲亚的精灵,不,你就是你,你是中华儿女革命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