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的四川,有一所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和国家“双一流”建设的高等学校与四川大学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之前一直是四川大学的重要组成部份,直到国家教育政策发生重大变化,进行全国院系调整之时,这所学校才离开四川大学的怀抱,搬迁至距离成都百里之遥继续办学,它便是校本部座落在四川雅安的四川农业大学(原名四川农学院),同时它也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是四川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由四川省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主管。现在我们来拨开历史的迷雾,探索一下这所高校的前世今生。
四川通省农业学堂(1906-1911)
1901年,洋务派运动代表张之洞上书清廷,强调“今日育才要旨,宜多设学堂,分门讲求实学”。1902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学堂章程》,将学校教育的体制、规章和办法以政令的形式统一下来,使兴办教育有章可循,这是近代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学制体系。在此基础上,1905年四川布政使许涵度奏请在四川省城设立农政总局,他认为:“四川土腴民勤,不患农事不兴,而患农民不智;不患古法不守,而患新法不知......设立中等农业学堂,招选生徒,延聘教员,以课蚕桑为先务,其一切科目程度,查照奏定实业学堂章程,择宜办理”。在此基础上,1906年四川通省农业学堂正式成立,它是四川成立的第一所农业学堂,同时期成立的还有“四川法政学堂”“四川藏文学堂”“四川工业学堂”和“四川存古学堂”,史称“五大专门学堂”,这“五大专门学堂”在之后均汇入1927年成立的公立四川大学,是四川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堂于1906年6月1日先行开学,9月12日正式举行开学典礼,在开学典礼上,四川总督锡良讲明设立农业学堂的目的:“蜀中沃野千里,夙以蚕丝之利与世相竞,徒以墨守故法,故不能不提倡农学”。
学堂校址设在成都厚载门内宝川局右侧旧仓库(厚载门,取《易经》“坤厚载物,德合无疆”之意,成都的厚载门受本地方言影响,在民间口语相传时讹传成“后宰门”,后误为更简化的“后子门”(即现址:成都市后子门),另设桑园、试验场各一处,桑园地处学堂西南隅,试验场设在城东门外,计有220余亩。由于学堂本部与试验场相距太远,在1910年4月,四川总督赵尔巽批准将农业学堂本部迁往城东门外农业试验场,完成了从城市中心向城东郊迁校的过程,同时也是学校校址的第一次搬迁。
学堂办学宗旨为结合四川地势、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以及农业生产的情况,传授农业知识技能,使学生将来能从事农业为目的,开设了农业、蚕业、林业的预科和本科,学制分别为两年和三年。
四川高等农业学校(1912-1913)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民主和变革之声席卷全国。1912年1月,在教育家蔡元培的倡议下,规定大学以教授高深学术,培养应国家需要的硕学宏材为已任;专科学校以教授高等学术,培养专门人才为目标,同时规定学堂均改称学校。由此四川通省农业学堂于1912年经四川军政府批准,改名为四川高等农业学校,校址由四川通省农业学堂旧址迁至外东白塔寺(东起望江路,西止太平南街北口,北临府河,即现今的四川大学望江校区)新校址谋求发展,至此,学校校址完成了从城东郊跨越府南河向城市东南郊的第二次迁移,校址一直沿用至上世纪五十年代院系调整时。学校以培养农业技术人才、推广新技术为首要目标,分别设立了学制为三年本科和一年的预科两部。
四川公立农业专门学校(1914-1926)
1913年后,为培养川边(川西北三州)和西藏地区农垦人才,四川高等农业学校兴办了农业殖边科,1914年增办了省内乙种农业学校培训教员的甲种农业讲习所,接纳了四川高等蚕业讲习所的并入,并适应全省专门学校改制,四川高等农业学校更名为四川公立农业专门学校,校址仍沿用四川高等农业学校在外东白塔寺的地址,此外学校的林科在灌县(今都江堰市)灵岩山拥有1000余亩林场试验基地,在邛崃拥有茶场制茶基地。
公立四川大学农科学院(1927-1931)
1927年初,以四川公立农业专门学校在内的成都地区“五大专门学校”相继提请改为单科大学,均因办学规模和开设课程等未获批准,同年8月,经省长公署和教育厅召集多次会议,决定将“五所专门学校”合并组建公立四川大学,组建后的公立四川大学属省立高校,沿用十二年的四川公立农业专门学校改称为公立四川大学农科学院。公立四川大学未设校长一职,由中国文学院、外国文学院、法政学院、工科学院和农科学院的院长共同组成大学委员会,公立四川大学农科学院的校址仍沿用旧址。农科学院成立后,将农本科、蚕本科于1930年合并为农艺系,1931年改林本科为森林系,共有专兼任教师44人。
四川省立农学院(1932-1935)
1931年5月,根据四川省政府和省教育厅的指令,四川的高等学校进行了分期分批的整顿,将国立成都大学、国立成都师范大学和公立四川大学合并,组建国立四川大学,这是当时全国以“国立”标注校名的十三所大学之一。大学下设文、理、法、教育四学院。原公立四川大学的工科、农科两学院则予划开,改办为独立学院,农科学院更名为四川省立农学院,校址依旧,学院的办学宗旨为“以教授高深农业理论、技能,培养高级农业技术人才”,1932年遵教育部训令,按大学规程之规定,实行“学年与学分制”。农学院设置有农学系和林学系,于1935年合并为农林系。1933年全院教师共计41人,学生共计56人。四川省立农学院从公立四川大学划出时,全院师生员工均上书呈请将农科学院一体并入国立四川大学,但均未获批准。在独立为校四年后的1935年夏,终获教育部电令并入国立四川大学,好似游离四年的孩子终回母亲的怀抱。
国立四川大学农学院(1935-1949)
1935年7月,四川省立农学院获四川省教育厅函:“奉教育部电令将省立农工两院,分别派员接收”。“省立农学院并入国立四川大学”,同时也将重庆大学农学院并入,四川省立农学院于1935年9月由国立四川大学接办,重庆大学农学院学生经甄别后进入国立四川大学学习。四川省立农学院并入国立四川大学时仅设农林一系,在1935年11月国立四川大学第一次校务会议上正式决定将农林系分设为农学系(后更名为农艺系)和森林系,1936年增设园艺系、植物病虫害系,相继设立畜牧兽医(1948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改建为畜牧系)、农业化学(1944年8月经教育部批准改建为农业化学系)和农业经济(1942年12月经院务会通过将农业经济组改建为农业经济系)三个组。至1948年上期期末统计,全院发展为8系,共计学生515人,教师79人,比1936年增长了近七倍。特别是在任鸿隽任校长期间,极为重视对教师的聘请,并把聘请知名教授作为办好学校的头等大事,曾省、沈嗣庄、毛宗良、朱健人、阎玫玉、杨允奎、佘耀彤、程复新、杨开渠、曾宪朴、李驹、董时进、杨礼恭、张松荫等一大批名师大家汇聚在农学院任教。
农学院并入国立四川大学后的十多年里,随着系的增设,师资的扩大,学生人数的倍增,办学规模也逐渐壮大,特别是在抗战期间农学院一直留在原校址办学,没有随国立四川大学校本部迁至峨眉,不仅在使用新校、新楼、新舍时快人一步,同时也避免了搬迁过程的损失,以良好的姿态静待校本部的回归。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段时间里,涌现出五位曾就读农学院的学生,他们为新中国的建立献出了宝贵生命,整个国立四川大学牺牲在重庆渣滓洞的学生有十位,农学院就占了四位,他们是江竹筠(江姐),1944年考入国立四川大学农学院植物病虫害系;何懋金,1944年考入金陵大学农经系,1945年转入国立四川大学农学院农经系;胡其恩,1939年考入国立四川大学农学院农经系;黄宁康,1927年考入公立四川大学农科学院;张大成,1944年考入国立四川大学农学院植物病虫害系。
四川大学农学院(1950-1956)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诞生,同年12月27日成都和平解放,1950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派出代表进驻国立四川大学,全面接管校政,结束了国民党在川大的长期统治,1950年2月成都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指令成立四川大学临时校务管理委员会,以农学院院长程复新为代表的8位师生位列其中,同时农学院也成立了临时院务委员会,全院师生员工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轰轰烈烈的思想改造和学习热潮中去,有部分学生参加了征粮、清匪、减租的活动。
1956年9月5日,经中央高等教育部批准,以四川大学农学院为基础的四川农学院正式成立,并在四川雅安举行了成立大会。至此,四川大学农学院离开了四川大学的怀抱,离开了在成都半个世纪的办学历程,奔赴四川雅安开创新的天地。之后于1985年更名为四川农业大学,从一所单一的农业学校转型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
今天如果到过四川农业大学雅安校区的人们,在浓密的梧桐大道和青砖黑瓦的中式建筑上,依稀能感受到四川大学望江校区浓浓的味道。
本文作者:沈军